- 放大
- 缩小
- 默认
“红美人”能否成为海岛果农的致富果
小小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4年11月22日 第 03 版 )
海客谈丨小小
定海隐心红美人基地有将近50亩“红美人”柑橘,今年总产量预计在2.5万~4万公斤,比去年增加不少;定海永乐家庭农场的20多亩“红美人”从月初就开始采摘,今年产量预计有4万多公斤……记者了解到,今年本地“红美人”提前近半个月开采,且产量喜人,价格也有所下降(据《舟山日报》11月16日报道)。价廉物美的“红美人”大量上市,自然可饱市民的口福,但愿同时也能鼓了果农的腰包。
来自市场的馈赠
得益于本地“红美人”的逐年增多,这种“高档柑橘”也变得越来越亲民。几年前,舟山市面上的“红美人”都来自外地,想尝这口又甜又爽的好味道价格可不便宜。即使有了本地产的“红美人”,价格也曾居高不下,每500克批发价都在30元以上,真可谓一分钱一分货。而随着本地种植量的增加,“红美人”逐渐低下了高贵的头颅。目前,本地“红美人”大果的批发价每500克一般在15元~20元,相比价格最高位时几近腰斩。中果、小果的批发价每500克仅售10元、七八元,走低趋势明显。
再甜美的水果,一旦产量上来了,价格就会逐步回落,这就是市场的馈赠。任何商品都受供求规律影响,“红美人”概莫能外。当供不应求时,表现为物以稀为贵,这就会刺激果农引进种植或扩大种植规模,从而导致产量增加、价格下跌。这时候,正是消费者可以大饱口福之时。
当然,也别指望“红美人”会跌成白菜价。因为“红美人”柑橘对土壤、热量、光照要求很高,且抗冻性差,只适合大棚种植,生产成本远高于白菜。一旦价格跌破平衡点,无利可图的果农自然就会减少种植,这样价格也就会重新抬头。可见,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总在悄无声息地发挥作用,让供需之间保持微妙的平衡。
本地“红美人”价格相比最高位时几近腰斩,并不意味着果农已无利可图,但至少已发出了“下行”信号。果贵伤民、果贱伤农,这似乎成了难以摆脱的“死循环”。还没种的要不要跟着种?已经种的要不要继续扩大规模?相信不少果农正在纠结中。
种得好不如种得巧
最早种植“红美人”的那些果农,想必早已赚得盆满钵满。而眼下,哪怕种得再好,恐怕也种不出当年的利润了。没办法,水果的价格不只是取决于品质,更是受稀缺程度影响的。一些舶来水果价格高得吓人,真入了口感觉并不咋地,只能权当为稀罕买单了。可见,种得好不如种得巧,果农还真的不能光知道埋头种树,更重要的是看市场、灵信息。当然,这很大程度上有赖于有关部门的信息服务和技术指导。
每逢本地水果上市季节,总有一些果农遭遇“卖难”。媒体帮忙吆喝,各方施以援手,看似能帮忙销售一些,但终究卖不出好价格,果农想致富就显得难上加难。想当年此类水果一定也是深受市场欢迎的,否则谁会跟风种植呢?此一时彼一时,应该有不少经验教训值得总结。
对种植业影响最大的,莫过于市场形态的变化。从前交通不便、物流不畅,而水果的保质期又短,一般不适合长途贩运。正因大家都吃当地水果,也导致了果农啥都要种一点,这样才能满足市场需求。但眼下外地水果进入岛城,一些原本不错的本地水果难免在残酷的“货比货”中相形见绌,“卖难”也就在情理之中。
由此可见,如今的果农面临的是充分竞争的大市场,只有种出品质一流的“好果子”,才能立于不败之地。这既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机遇。因为,一旦拥有了比较优势,不仅可以承受住外来水果的冲击,牢牢占据家门口市场,还能走向更广阔的国内国际市场。舟山本地产的“红美人”,如能实现市场逆袭,同样有望扭转“下行”趋势。
“好果子”需要“走出去”
一方水土养一方“果”,这是由气候、土壤等多种因素综合决定的。一些地方固然可以种植多种水果,但并非所有品种都具有竞争优势,最终有一两种闻名于世已属不易。舟山得天独厚的海洋性气候孕育了不少名优特产,但要面向更大市场,仍需进一步调整种植结构,专攻优势比较明显、市场前景广阔的精品。“红美人”能否成为海岛果农的致富果?大有探究必要。
从近年来的种植效果来看,“红美人”不仅能服舟山的水土,品质也显得越来越稳定。眼下的价格之所以从最高位“跳水”,是因为本地市场的局限性造成的。“红美人”在舟山以及周边地区的产量虽然逐年增加,但只要能够“稀释”到全国乃至全球市场,依然有望保持稀缺性。果能如此,也就不愁卖不出好价钱。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套用一句耳熟能详的广告词:并非所有柑橘都叫“红美人”。口味甘甜、营养丰富的“红美人”早已拥有美誉度,采摘旺季一般在11月中下旬,销售期可持续到次年1月,很适合保鲜运输,完全有条件“出远门”。既然如此,就该大胆尝试开辟外地市场,通过线上线下齐发力,积极推动“红美人”参与国内国际双循环。
思路变了,格局就得随之改变。“红美人”要实施“走出去”战略,显然不能靠一家一户小打小闹,而必须抱团取暖,形成“合作社+农户”之类的联合体,这样才能实现规模化种植、品牌化营销,以足够的体量进入大市场。政府有关部门应以“看得见的手”牵好头、搭好桥,促进海岛种植业走联合发展之路。在为种植户提供信息、技术服务的同时,更要通过跨区域政府间合作,为包括“红美人”在内的海岛名优特产开辟外地市场创造有利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