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为“面子”所累 可以有所作为
月湖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4年11月14日 第 03 版 )
海客谈|月湖
定海岑港街道深入推进移风易俗,引导各村将“红白喜事不大办”“铺张浪费要不得”等内容写进村规民约,并相继建起5个具备红白喜事简办功能的文化阵地为村民服务。自红白喜事进文化阵地实施以来,已举办喜宴100余场,为村民节省花费数十万元,真正做到了为村民的“面子”减负。不为“面子”所累,符合多数人心愿,岑港街道做得好!
大到一座城市,小到每一个人,都是需要“面子”的。连“面子”都不要,无异于“躺平”“摆烂”,想必并不是件好事。但任何事情都物极必反,一旦过度讲“面子”,不良后果也是显而易见的。比如,有的地方搞华而不实、劳民伤财的“面子工程”,难免怨声载道。老百姓的红白喜事也同样如此,非要打肿脸充胖子,在大操大办、相互攀比中争“面子”,结果难免“欢天喜地过苦日子”,这显然会折损共同富裕的成果。
然而,不为“面子”所累又谈何容易。尤其在乡村这个熟人社会,大家都在红白喜事中吃来吃去,轮到哪家能说不办就不办?来是人情去是债,恐怕连少几道菜都难以做到。通常情况下,哪怕家境不如人,也得死要面子活受罪,不然怎能抵得住闲言碎语?也正因如此,移风易俗虽然倡导了多年,但铺张浪费的攀比之风还是很难刹住。
在岑港街道司前村,以往老人70岁、80岁生日都要过大寿,条件好的会宴请四邻,酒席的规模比较大。而最近一位老人迎来80岁寿辰,只是在家中简单设宴,邀请一些直系亲属为老人贺寿。一位村干部的儿子考上了浙江大学,按以往风俗也得大摆宴席,这次也同样做到了一概从简,把省下来的钱给孩子买了学习用品。既省了排场,又不失“面子”,这就是村规民约“落地见效”带来的可喜变化。
岑港街道移风易俗的实践表明,经过多年的宣传教育,特别是最近几年的文明创建,人们的思想观念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而婚丧嫁娶之类的大操大办、互相攀比很大程度上是一种从众现象,而并非出于心甘情愿。毕竟,办一场耗资不菲的酒席,谁都心疼。在这种情况下,有了村规民约的“新规”,再有村干部以身示范,大家就有了“半推半就”的理由。“面子”保住了,“台阶”也有了,于是不难从善如流。
这也说明,不为“面子”所累,基层组织是可以有所作为的。关键在于,要搭准社情民意的脉搏,抓住群众关切的难点、热点问题,善于把握火候顺势而为,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有力引导。岑港街道为村民的“面子”减负,不仅优化了乡村风气,还维护了群众利益,不失为一项民生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