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海岛交通的外部效应

小井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4年10月27日 第 02 版 )

  海客谈|小井

  今年以来,舟山交投集团全面开展调研,打通堵点卡点,推动岛际物流配送提速降费,打通快递上岛进村“最后一公里”,目前已实现专用车辆待渡时间从原先的3小时缩短至半小时,过渡费用平均降低30%至50%,真正为物流配送企业提供了便利,以此助力公共服务一体化发展(据《舟山晚报》9月23日报道)。岛际物流配送提速降费,显然有利于小岛民生改善和经济振兴。

  要想富先修路。这些年,舟山大桥飞架、快艇穿梭,岛际交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虽则如此,老百姓出行依然有这难那难的情况。尤其是小岛居民,进城一趟,乘船又坐车,花在路上的钱就要比别人多不少,寄送快递也是如此,无形之中提高了生活成本。办企业、做生意,运输成本同样高于周边地区,导致起跑线上的不轻松。可见,要想富不但要先修“路”,而且还要争取通过提速降费让大家轻松上路。

  舟山交投集团积极推动岛际物流配送提速降费,无疑是造福小岛民众的积极举措。小岛物流成本相对较高是客观现实,提速降费意味着交通行业要少赚、不赚乃至倒贴。这样做看似有违经营之道,实则优化了交通企业的外部效应,也就是“亏了我一家,幸福全社会”。这样即使是“亏本买卖”,无疑也做得值、做得好!试想,快递上岛进村的“最后一公里”打通了,不仅老百姓的生活方便了、轻松了,做生意也能多赚几元钱,岂不是皆大欢喜。

  公共交通之所以姓“公”,就是要充分体现正向的外部效应,通过自身的高效运行盘活整个社会的流动性,从而实现共同富裕的整体效益。尤其是海岛地区,公共交通更多地承担着为百姓排忧解难、为社会赋能增效的神圣使命,更应以优化外部效应为己任。岛际物流配送提速降费只是一个良好的开端,接下来还应聚焦群众“急难愁盼”,将提速降费更多地体现在海陆交通的方方面面,使海岛民众出行更便利、更轻松。

  当然,交通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本身也需要源源不断的财力支撑,这就需要各级政府持续加大财政投入,为优化公共交通的外部效应买单添力。事实上,近几年来,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财政收入不断增长的同时,我市一直坚持对交通事业优先投入、优先发展,这也是海岛交通面貌日新月异的源头活水。

  可以肯定的是,不断优化海岛交通的外部效应,必将使海岛更具流量、社会更具活力,从而为高质量发展当好开路先锋,进一步促进海岛振兴、百姓共富。如此,现代海洋城市也就能更好地涵养交通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