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房保障有托底 进城岛民俱欢颜

一叶扁舟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4年10月27日 第 02 版 )

  海客谈|一叶扁舟

  我市在县区先行探索的基础上,继续加快推动住房保障领域制度改革,于今年上半年出台了《舟山市小岛进城渔农民住房保障实施意见》,将全市小岛进城渔农民纳入住房保障范围,让部分情况特殊、生活条件不足的小岛进城渔农民,有了住房托底保障。截至9月底,全市筹集可用于迁居安置的房源376套,其中改建存量闲置房屋104套;保障首批实施集聚迁居岛屿的小岛渔农民75户112人。万事开头难,为小岛进城渔农民提供住房保障既然有了制度破冰、实践跟进,“安得广厦千万间”不再是奢望。城乡融合发展、百姓安居乐业的美好前景值得期待。

  住有所居事关共同富裕

  由于长期以来的城乡二元结构,渔农村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程度和公共服务保障水平远远落后于城市,渔农民家庭无论是经济收入还是社会保障,也同样与城市居民存在差距。“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实现共同富裕,关键也在于乡村振兴、渔农民致富。这需要在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同时,不断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缩小城乡差别,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安顿好进城渔农民。

  舟山岛屿众多,曾经靠“大岛建、小岛迁”改善民生福祉,如今更需要通过引导渔农民进城来助力共同富裕。如此,住房问题就成了绕不过去的一个“坎”。城市房价相对高企,而城市居民已普遍拥有自己的住房,很多还享受过福利分房或保障性住房待遇。但是,小岛渔农民来到寸土寸金的城市就难免望“楼”兴叹,不菲的房租成了他们进城的高门槛。

  居住成本过高,小岛渔农民就难以进城定居,这就难免会拖共同富裕的后腿。一方面,小岛谋生渠道相对狭窄,富余劳动力无法顺利向城市流动,就会拉低平均收入、影响集体奔富。另一方面,小岛公共服务相对薄弱,今后也不可能逐岛建设学校、医院、养老院,“一老一小”进城安居,才能实现老有所养、幼有所学。假如过不了住房这道“坎”,经济条件较差的家庭不但无法改变现状,还容易使贫困代际相传。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指出:“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必须统筹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全面提高城乡规划、建设、治理融合水平,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缩小城乡差别,促进城乡共同繁荣。”“构建产业升级、人口集聚、城镇发展良性互动机制。推行由常住地登记户口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制度,推动符合条件的农业人口社会保险、住房保障、随迁子女义务教育等享有同迁入地户籍人口同等权利,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从中不难读出,降低安居门槛,让进城渔农民住有所居,对于促进城乡融合发展、人口双向流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可以说,不解决安居问题,岛民变市民也就无从谈起。因此,我市出台《舟山市小岛进城渔农民住房保障实施意见》,将全市小岛进村渔农民纳入住房保障范围,是符合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改革创新举措,值得通过不断深耕形成富有海岛特色的舟山经验。 

  增量扩面还须继续发力

  切口找准了,再大的难题也能逐步破解。2018年底,普陀区针对辖区内小岛多、渔民流动性强的实际,探索推出小岛渔民进城住房保障制度,将符合相关条件的小岛进城渔民纳入保障房保障范围。虽然刚开始房源较少、受益者有限,但“只要获得就可以一直住下去”的优惠政策,开启了小岛渔农民进城安居的希望之门,至今已累计保障100户小岛进城渔农民困难家庭。

  面向进城渔农民推出廉租房,政策利好是显而易见的。东极镇青浜岛的陈锡龙一家为了孩子读书搬到了沈家门,后来买了一套小户型住房。但一家三口之外,陈锡龙还带着患有视力和智力残疾的大哥和年迈的母亲,只能另外租了一间房,每年得花费近万元,这对于并不富裕的一家来说显然难以为继。后来大哥分到了瑞欣家园的一套保障房,每平方米的月租只需0.5元,算下来每年房租不到2000元。这样,一对困难母子就成了名副其实的城里人。

  我市出台实施意见推进小岛进城渔农民住房保障,不但突破了原有公租房、保障房租赁对象范围,还在公积金领域提供优惠政策,支持小岛进城渔农民多渠道解决住房问题。有了顶层设计,基层探索愈加活跃。在普陀试点实行公租房实物配租的同时,定海区也通过共富暖心安居房、海岛连心包租房等形式,支持南部部分岛屿进城渔农民购房、租房。岱山县投资200余万元,将一幢城区闲置办公用房改造成拥有43间房源的集中迁居点。嵊泗县通过实物配租和租金补贴相结合的方式,对小岛进城渔农民实施公租房住房保障。

  荀子在《劝学》中有言:“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推进小岛进城渔农民住房保障眼下刚刚起步,受惠人群还相当有限。好在第一步已经迈出,只要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不断增量扩面、优化保障,定能逐步填平住房保障的城乡身份鸿沟,用“广厦千万间”大庇进城岛民“俱欢颜”。

  健全推进新型城镇化体制机制,促进岛民变市民,还须方方面面继续发力。小岛进城渔农民住房保障的实施,为实现一系列同城权利创造了先决条件、营造了良好氛围。城乡二元结构可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全面破冰注定难以一蹴而就。这就需要问题逐一解决,难关逐个攻克,锲而不舍,久久为功,使美丽海岛早日呈现城乡融合、百姓共富的绚丽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