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
- 缩小
- 默认
人民政协的本体论、生成论与实践论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9·20重要讲话有感
赵刚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4年10月22日 第 04 版 )
□赵刚
9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75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深化了对人民政协事业发展的规律性认识,是做好新时代人民政协工作的根本遵循。如何完整、准确、全面理解和把握9·20重要讲话精神,是当前政治学界、政协理论研究者们亟待回答和解决的重要课题。通过这一段时间的学习,笔者认为,可以借助哲学意义上的“本体论—生成论—实践论”这一理论视域深化理解习近平总书记9·20重要讲话的内涵要义、实践要求。
一般而言,本体论主要探讨世界的本质、存在的基本形式和范畴;生成论关注事物的生成、发展和变化过程;实践论则强调实践在认识和改造世界中的重要作用。以此为基,笔者认为,习近平总书记9·20重要讲话以三方面重要论述,回答了三个重大问题。
一、对人民政协的性质本质作出科学定义,回答了“哪里来”这一本体论问题
人民政协是一项探索、开放、创新的事业,只有不断追溯源头、明晰本质,才能持续汲取发展智慧和前进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立足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和人民政协事业75年来的发展经验,对人民政协的性质本质作出新的科学定义。总体上看,人民政协是“三个是,两个具有,一个在”,其中既有传统表达,也有新的阐发:比如,“两个具有,一个在”则是新的总结,其中“具有深厚的文化基础、理论基础、实践基础”突出人民政协有来源、有根基、有活力;“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和显著政治优势,是科学、有效、管用的制度安排,在人类政治制度发展史上具有独特政治价值”则是将人民政协放到人类政治文明高度,对人民政协制度的总体评价。这说明人民政协在新时代新征程重任在肩,必将也必能发挥更大作用。
二、对人民政协的定位作用作出全面阐述,回答了“如何是”这一生成论问题
如果说性质本质是对人民政协的理论抽象,那么定位作用则是这一抽象的具体生成,是对人民政协性质定位的展开与实践。从此出发,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对人民政协的定位作用作出了系统阐述,集中体现为“三个作为”,即“政治性—统战性—协商性”。从定位来看,从人民政协“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组织”到“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再到“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整个论述从党和国家的政治体制和治理体系出发,“由大到小”“由外及内”,与人民政协“坚持党的领导、统一战线、协商民主有机结合”的指导方针高度契合、内在统一,体现了党中央对人民政协定位的认识更加成熟、更加系统。从作用来看,政治性的基本点是“有利于完善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体系”,表达的是政协之本;统战性的发力点是“坚持大团结大联合”,阐释的是政协之向;协商性的落脚点在“有利于促进科学决策、有效施策,提升国家治理效能”,论述的是政协之能。“本”“向”“能”是人民政协重要作用的集中体现,三者互相支撑、互为表里,共同统一于政协的具体实践之中。
三、对人民政协的发展路径作出系统部署,回答了“怎么去”这一实践论问题
人民政协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只有回答好“去哪里”“怎么去”的问题,才能让人民政协事业持续迸发生机与活力。立足于此,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用很大的篇幅,对人民政协的发展路径作出系统部署。一是明晰了总体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在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中把人民政协的显著政治优势更加充分发挥出来,不断巩固和发展生动活泼、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目标和任务,“把人民政协的显著政治优势更加充分发挥出来”是方式和要求,“不断巩固和发展生动活泼、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则是目的和效果。二是总结了发展经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十个坚持)这是75年来特别是新时代以来人民政协事业发展经验的集中体现,是新时代新征程做好人民政协工作的根本遵循”。“十个坚持”与“八个坚持”一脉相承又不断深化,是总结,也是部署,共同构成了我们党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三是部署了具体任务。从党的十八大“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到党的十九大“发挥社会主义协商民主重要作用”,再到党的二十大“全面发展协商民主”,最后到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健全协商民主机制”,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建设经历了强调完善制度、发挥作用、全面推进、机制建设的过程。立足这个整体趋势,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对协商民主、人民政协作出全面部署:协商民主部分,他提出了推动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的五条路径,即始终坚持正确政治方向,统筹完善协商民主体系,着力健全协商民主机制,不断拓展协商方式和平台,积极营造良好氛围和条件;人民政协部分,他提出了新时代新征程人民政协工作的五个着力重点,即不断巩固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础,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议政建言,着力画好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最大同心圆,积极健全人民政协工作制度机制,切实加强政协委员队伍建设。从中可以看出,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建设着眼重点正在实现从全局到局部、从强化建制到发挥作用的转变,体现了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建设更加成熟、更加具体、更加聚焦。
作者单位:市政协办公室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