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
- 缩小
- 默认
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高水平打造“海”字号一流红色学府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4年10月22日 第 04 版 )
□中共舟山市委党校校(院)委会理论学习中心组
市委党校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省委十五届五次全会、市委八届六次全会精神,锚定“一个中心、三个方向”的工作思路和“三个标杆”发展目标,把打造“海”字号一流红色学府置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大场景之中,充分发挥党校作为干部教育培训主渠道、理论研究主阵地、主题宣讲主力军的作用,为舟山高水平建设现代海洋城市、实现跨越式发展贡献党校力量。
一、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扛牢党校政治使命
“为党育才、为党献策”既是党校政治定位,也是党校政治使命。
一是提升政治站位。全会召开后,市委党校从讲政治的高度,迅速组织全体教职工学习全会精神,深刻领会和把握全会的时代背景、历史方位、主题内涵,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会精神上来。二是服务中心大局。市委党校紧紧围绕市委八届六次全会提出的“七个聚焦、三张金名片”的目标任务,实施“智同道合”聚力“985”行动,组织开发海洋经济专题新课,推出《党校微党课·说说“985”行动》融媒体微党课,在《领导决策参阅》刊发服务“三支队伍”建设、助力“985”行动系列研究,助力市委中心工作。三是狠抓落地见效。市委党校深入践行“马上就办、真抓实干”作风,挂图作战,督查问效,做到件件落地、事事见效。推动舟山市—社科大战略合作重点项目落地,与社科大共同开展高层次项目申报、教师培训等事项,合作撰写《舟山海洋经济发展智库报告》并取得显著进展,高质量完成《舟山市2023年度“八八战略”实施评估报告》。
二、“对上”提升显示度,推动教研咨宣提质增效
市委党校着力探索教研咨宣一体化改革,积极打造成为服务市委中心大局的标杆,努力在全省党校系统中争先进位,出彩出新。
一是完善基本培训机制。聚焦市委全会明确提出的“完善基本培训机制,健全干部赋能提升体系”任务要求,实施干部教育提质行动,制定《舟山党校(行政学院)系统基本培训工作实施方案》,迭代推进党的创新理论教学改革,在基本培训对象、方式、学制等方面形成系统性的制度机制。二是打造“东海智库”品牌。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舟山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市委《实施意见》,精准推出一批具有改革性、针对性、前瞻性、可行性的高水平咨政成果并促进其转化。三是当好宣讲先锋军。迅速成立“全市党校系统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宣讲团”,开展全会精神百场基层党课宣讲活动,切实把全会精神延伸到基层“最后一公里”。
三、“对下”推进一体化,助力市县党校协同发展
市委党校加强市县党校上下联动,稳步推进市县党校分类建设,积极打造成为市县党校协同发展的标杆。
一是党建品牌联动联建。实施“勤廉党校”深化行动,通过市县党建联动、部门党建联建,合力开展“理论轻骑兵”“党课进客船”“码头党课”等活动,形成蚂蚁岛、桃花岛等4条党建路线,共同打造“千岛熔炉”党建品牌。二是备课研课全体覆盖。组织全市党校系统师资培训,形成市域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强化市县党校教师队伍建设。以集体备课研课和现场教学观摩为手段,共同开发与全会精神相关的高质量宣讲课程,协作优化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三是“数智党校”全域互联。制定《舟山市党校系统“数智党校”建设管理与考核办法》,积极构建市县区数字化改革共享运行机制,切实提升市县一体化办学保障能力。各县区党校均已接入数智党校“市县区党校一体化”应用场景,实现全省首家省市县三级党校“学员数字画像”贯通。
四、“对内”优化新机制,促进办学治校提档升级
市委党校着眼加强内部管理,激发内生动力,进一步优化各项机制的有机衔接,积极打造成为自身机制高效运行的标杆。
一是实施人才强校战略。推进“双育双优”三支队伍建设工程和青年教职工成长“红帆计划”,持续引进博士等高层次人才,开展年轻教师与社科大专家结对帮扶,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到“985”行动项目平台锻炼,优化青年人才发展路径。二是实施教学质量提升行动。引进省委党校专家团队在课程优化设置、系列好课打造、精品课打磨等方面提供专业指导。强化案例式教学,深挖现代海洋城市建设典型案例,综合运用情景模拟、体验式教学等互动式教学方法,提升干部教育培训的生动性。三是实施学员学风建设行动。坚持“开放办学”理念,优化整合多方资源,创新实施“以学风促政风践作风”“千岛干部讲学比评”“红领传带 青干跟学”等系列主题活动,提升干部培训质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