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推进市域技能型社会建设行动 全面加强『高素养劳动者队伍』建设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4年10月22日 第 04 版 )
□市人社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作为人才队伍基础支撑的高素养劳动者队伍不可或缺。当前,推进舟山群岛新区高质量发展,亟待建设一支高素养劳动者大军,“一擘三构”聚力各方培养更多劳动者由“工”变“匠”。
一、以“人才强国”为指引,擘画高技能人才培养蓝图
一要深刻领会“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重要思想。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坚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重大部署。建设现代海洋城市,也必须凝聚各方面优秀人才,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二要精准把握“培养造就大国工匠”的战略决策。党的二十大将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纳入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着力培养造就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千工易寻,一技难求”,技能人才是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宝贵资源,要摒弃重“塔尖”轻“塔基”的惯性思维,致力于培养更多满足产业发展需求、精准对接市场的高素质技能人才。
三要坚决贯彻全面加强“三支队伍”建设的重大部署。今年,省市“新春第一会”围绕建设技能型社会作出全面加强“三支队伍”建设的重大部署。壮大高素养劳动者队伍,是推动舟山市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必须全力实施“技能舟山”行动,大力构建技能培育、技能创富、技能生态体系,切实培养造就我市更多高素养劳动者。
二、以“一人一技”为导向,构建高质量技能培育体系
一要持续推进终身职业技能培训。聚焦九大产业链、数字经济、“一老一小”等重点领域,加强精准化培训供给,扩大技能人才供给。今年全市已开展技能培训2.82万人次,新增技能人才1.38万人,全市技能人才总量达23.8万人,高技能人才总量达8万人。
二要持续发挥“千岛名匠”竞赛引领。目前已举办了33项职业技能竞赛,选拔高技能人才525名。选派30名选手参加第二届全国乡村振兴职业技能大赛浙江省选拔赛,并斩获6个奖项。完成第三届浙江技能大赛舟山代表队组建工作,92名选手将参加38个赛项比拼,参赛人数和参赛项目均创历届之最。
三要持续推进技工教育提质发展。今年技工院校完成全日制招生817人,“职技融通”专业扩大到6个,与23家企业开展“虚拟”订单班人才培养。产教融合载体不断丰富,新建船舶建造与维修、港口特种机械技术2个“海港”产教联盟,建成7所海岛工匠学院(培训基地),加快实施“家门口”技能培训工程。目前,我市技能人才已占从业劳动者32.91%,高技能人才占技能人才达33.6%,有7000余家企业的技能人才占比在20%及以上。
三、以“增技增收”为目标,构建高水平技能创富体系
一要创新推出“技能共富”金融支持。在全省首创推出“技能共富保”,4大体系保险产品整体上架,先行先试建立差异化保险支持机制。联合市农商银行系统推出“技能共富贷”,按照技能人才等级实行差异化利率优惠,目前已累计支持技能人才和技能企业5924户,贷款金额达15.9亿元。
二要完善技能要素参与分配制度。我市能级工资集体协商已覆盖52.6%建会规上企业,已重点培育40家“以技提薪”企业,市属重点国有企业均制定工资总额管理办法,给予技能人才相应津贴,实现技高者多得。
三要畅通技能人才职业发展通道。成功引入2家省属社会评价组织在舟设点开展认定填补空白,引导和帮扶浙江凯灵船厂开展“新八级工”试点。在全省率先探索技能人才“联合培养”培训模式,切实为行业从业人员“减负”。
四、以“礼遇技能”为宗旨,构建高标准技能生态体系
一要打造技能基本单元。整合力量打造“小而精”技能版图,已建成石化、螺杆等行业技能生态圈4个。首批培育18家技能型社会基本单元,多点延伸打造46家技能单元,初步构建“30分钟技能培训圈”。
二要弘扬“以技立业”职业风尚。聚焦“人社部门抓培养,行业部门重使用”,联合制定完善行业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方案,大力推进养老护理员、政务服务办事员、电商队伍等行业技能劳动者职业化发展。目前全市有3380余名高技能人才纳入人才分类目录,开展了国务院特殊津贴人员推荐和国家、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推荐申报。
三要营造“尊技重匠”社会氛围。今年,我们联合相关单位和部门举办了2024年职业教育活动周启动仪式和庆祝第十个“世界青年技能日”系列活动,创新搭建“以训会友”技能联谊平台,引导广大青年走技能成才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