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舟山港实质性一体化以来

舟港公司粮食吞吐量累计突破1亿吨

刘凯 陈谦益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4年10月14日 第 01 版 )

  □记者 刘凯 通讯员 陈谦益

  本报讯  10月10日12时30分,在宁波舟山港老塘山作业区三期码头,马绍尔籍散货船“星辰”轮完成了3.2万吨大豆的接卸作业。这标志着自2015年9月29日宁波舟山港实质性一体化以来,舟港公司粮食货物吞吐量累计突破1亿吨大关。

  舟港公司老塘山中转储运有限公司现场指导员黄小平于2009年加入公司,15年间他见证了码头作业效率质的提升。“现在码头专门做粮食,越做越快,越做越精,用的设备也越来越专业。这台新门机每小时就可以吊起900吨货物。做得快,货主高兴,船东也高兴。”他指着码头上的一台新的门式起重机介绍,现在每天都有4~5艘船要装卸,一艘10万吨满载的船靠泊后,3~4天就能完成作业。

  2004年,老塘山作业区迎来首艘粮食船。随着宁波舟山港“实质性一体化”正式落地,码头稳步从“以矿为主”向“以粮为主”的货种结构转型升级。合作粮企从8家增至33家,并先后与长江30多个港口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业务版图也从舟山和南京以下长江口岸区域向我国长江中游、上游地区稳步延伸。同时,粮食吞吐量持续保持高速增长,2023年达1818万吨。

  “以国家战略江海联运为载体,我们积极融入江海直达‘运力池’。在我们协助下,江海直达新航线开辟、准班轮化运行、‘直达+全卸’新运输模式也顺利落地。”舟港公司老塘山中转储运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从码头出运的粮食已经实现长江中上游货源全覆盖。今年以来,通过江海直达运力池运送粮食已经达78艘次,粮食总货量80万吨。

  依托这一长三角最大的粮食进境口岸,后方的舟山国际粮油产业园区也随之崛起。近2100米长的双路皮带机串联起老塘山作业区三期、四期、五期码头,打通了粮食由“港”到“厂”的“最后一米”。

  中储粮、良海粮油、华康玉米精深加工项目等纷纷落地园区。“接下来,公司还将持续加大设备设施创新改造力度,找准提质提能发力点,切实提升码头生产作业效率,助力舟山加快打造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舟港公司副总经理张泉依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