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少门禁只是摆设
周沫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4年09月20日 第 04 版 )
点滴录 周沫
随着智慧城市建设的推进,越来越多的智慧设施出现在人们身边,给社会生活带来了极大便利。但与此同时,一些不伦不类的所谓智慧产品也粉墨登场,稍不留神就容易“花钱买摆设”。就比如,很多居民小区煞有介事地设置了电子门禁系统,其实只是“银样镴枪头”。
居民小区是不是需要像军事禁区那样戒备森严,这是另一个话题。而既然设置了电子门禁系统,那就得发挥应有的作用。可事实上,太多的电子门禁只是“防君子不防小人”。常见的情形是,只要有一人刷脸或刷卡,门禁就会打开,后面的人大可以鱼贯而入,而不是像长途车站那样一张票只能进一个人。如此,除了捉弄业主还有什么用?
电子门禁给人们带来的安全感往往是虚的,这要搁在盗窃案件频发的过去,诸如此类的电子门禁无异于开门揖盗。既然如此,业主的钱就不仅打了水漂,还买了不自在。进进出出都要刷脸刷卡,弄不好还有个人信息泄露的风险。亲戚朋友来串个门更是不方便,真是何苦来哉?
可见,在热情拥抱智慧生活的同时,也要谨防“智慧陷阱”。就如并非所有的电子门禁都能给人们带来安全,林林总总的智慧产品也同样可能真假参半,一旦选错了、用错了就会带来“智慧的烦恼”。很多老年人在一些“智慧窗口”前寸步难行,其实并不完全是迈不过“数字鸿沟”的问题,很大的原因是号称“智慧”的设施其实很愚蠢,而老年人往往更容易受伤害。
因此,在深入推进智慧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必须在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的同时不断追求高质量发展、人性化服务。只有以新质生产力赋能智慧城市发展,才能让广大民众更好地共享智慧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