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
- 缩小
- 默认
拉高标杆 深学细悟 助力舟山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4年09月19日 第 03 版 )
□舟山出入境边防检查站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
舟山出入境边防检查站党委深刻领会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向海图强,提速跃升”总要求,坚持以千岛国门为阵地,努力把全会精神落实到边检工作中,为舟山高水平建设现代海洋城市贡献更多更大力量。
一、淬思想之火,铸忠诚之魂,在学思践行中展现新面貌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国家安全是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的重要基础”两大重要论述,为边检工作提供了精准的理论指引和实践路径。舟山边检将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聚焦营商环境提质、通关效能提速、开发开放提效等重点方向,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切实做到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二、蓄护航之力、耕安全之责,在保障国家战略实施中凸显新作为
一是以高水平安全保障发展。始终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坚决捍卫国门政治安全。深度融入平安舟山体系建设,加大海上监管警力投入,落实国际航行船舶登临检查,动态掌握重点情况,全力封堵口岸风险隐患。深入开展打击妨害国(边)境管理犯罪专项斗争等,净化出入境秩序,为世界一流强港建设营造稳定有序的口岸环境。
二是以高科技手段赋能提质。打造数智融合管船控海模式,综合锚地预警管控、港区智能管控、涉外作业船舶监控等系统,迭代升级“智治海安”“港域智治”等平台;配套组建无人机空中警戒哨,强化边检艇作用发挥,构筑“陆海空”三维感知的立体化纵深管控体系。优化大数据融合治理,做好“一人一档”“一船一档”聚类分析,升级外籍船员圈层进出核验模型,实现口岸基本要素“智能管控”。
三是以高效能协同联动共治。围绕深化“地检协同”融合发展,持续拓展“边检+出入境+N”联合作战模式,进一步集成护航海上国门安全合力。按照“1+9”总体布局,推进地检联勤警务室建设,构建船厂码头“共护平安”联盟、远洋渔业“平安共治联盟”,强化涉外重点领域、区域、产业链综合治理,增创基层社会治理优势。
三、谋服务之策、行便民之举,在助力开发开放中彰显新形象
一是以改革策应发展战略。积极研究支持舟山开放建设的移民管理服务机制,为九大现代海洋产业链、八大高能级发展平台提供边检“硬核”助力。全力支持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建设,积极向上研提便利政策,持续优化“即加即走”的船加油环境,促进铁矿、石油、能源等大宗商品储备、交易、供应、通关更加高效化便利化。全力支持小干海事服务功能岛建设,协同推进大宗商品相关的人员进出、跨境数据流动、法律服务等机制创新,高质量推进国际海事服务基地建设。
二是以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推行“一企一策”量身定制服务,支持普陀山机场增开国际航线、邮轮母港重新开航,落地邮轮港入境旅客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拉动“入境游”国际文旅产业提档升级。持续推进边检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履行国际航行船舶通关“全天候、零等待”服务承诺,做到边检服务不间断、“不打烊”。细化落实行政许可网上办理、政务服务事项一地一窗一次办理、船舶出入境手续“一次办结”、修造船企业“试航船舶手续提前办理”等服务措施,构建普惠、直达、快享的移民服务体系。
三是以改革便利通关措施。优化外籍船员入出境“一件事”服务机制,承接省公安厅、边检总站《支持甬舟海洋中心城市建设十项便利举措》,在外籍人才签证等10个方面给予最优政策便利。布建全市“1中心+7站点+4专窗”移民事务服务网格,实施外籍船员长三角区域24小时过境免办停留证件、免签入境人员临时登轮签证签发等便利,试点运行“一窗受理,联审联办”,提升海港城市通关便利度。推进远洋渔业产业链建设,有力解决长期以来的“外籍渔工入境”难题。并积极开通市县一体化“绿色通道”,推出相关措施,确保渔船在出入境高峰期顺畅通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