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就要打造更新更多的好船

周沫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4年08月27日 第 04 版 )

  海客谈丨周沫

  8月6日上午,一艘“Robo Boat”新能源智能海钓用游艇从小干岛出发进行海试,其平稳的航行姿态和流线型外观令人惊艳。该游艇由浙江中创量云船舶科技有限公司设计制造,融合了新能源与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目前已通过中国渔船渔机渔具行业协会专家评审,将作为海钓船标准化船型在全国推广(据《舟山日报》8月7日报道)。舟山又出了一款科技含量满满的新船,着实可喜可贺。

  近年来,随着海钓产业的兴起,海钓船艇“低、小、散、弱”问题也日渐显露,不但带来安全隐患还影响到海洋环境保护。海上的事求人不如求己,我市积极推动海钓船设计标准制定。在去年3月召开的“舟山海域海钓船型优化研讨会”上,与会代表共同探讨现有船型优缺点,并制定了标准船型推进计划。浙江中创量云船舶科技有限公司中标后很快完成初步船型设计并通过专家评审,如今已实现新船首航,体现出惊人的“舟山速度”。

  船舶修造是舟山的传统产业,理当在新时代展现新风采。曾几何时,舟山修造船缺乏核心技术,只能做些“敲敲打打、涂涂刷刷”的“表面文章”,虽然规模不小但亩均产值并不高,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也差强人意。近年来,有赖于腾笼换鸟、转型升级,船舶修造业高质量发展成果喜人,在修造船技术突飞猛进、国内外订单接踵而至的同时,各类新船型也层出不穷。与此同时,绿色修造船技术对海洋环境也越来越友好。

  与体量庞大的远洋渔船、江海直达船相比,这艘“Robo Boat”新能源智能海钓用游艇似乎只是“小儿科”,但科技含量着实不低。多项创新功能中包含船体自浮技术、智能驾驶技术等,其中动力系统的创新尤其亮眼,减少了碳排放和噪声污染,体现了绿色环保理念。其智能化操控系统、自动避碰功能以及视觉增强技术的应用,更是提升了海钓活动的安全性和便捷性,有助于提升我国海钓产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和影响力。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新船刚刚露脸,意向订单已超过50艘。

  实践表明,船舶修造技术的创新突破,在显著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同时,还能有效拉长整个行业的产业链,促进临港产业在新时期不断做大做强,在促进高质量发展、解决高质量就业中发挥积极作用,成为名副其实的海洋城市支柱产业。

  舟山正处于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推进船舶修造业由特色产业向优势产业跃升,是建设现代海洋城市的题中之意。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眼下尤其要抓住能源革命、数字技术的风口,加大绿色化、智能化新船型的研发力度,打造更新更多的好船,牢牢占据市场制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