嵊泗公安:倾“警”全力守护“嵊”夏平安

赵志亮 王浩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4年08月22日 第 04 版 )

  嵊泗菜园派出所民警联合志愿者开展景区周边巡逻

  □赵志亮/文 王浩/摄 

  人声鼎沸的碧海金沙、网红打卡地左岸公路,广袤无垠的“海上牧场”、神秘幽静的绿野仙踪“无人村”,还有“烟火气”十足的海鲜夜排档……这便是当“夏”嵊泗列岛最“热辣滚烫”的场景。

  针对夏季旅游高峰,嵊泗县公安局抓紧抓牢当前海岛治安规律特点,以“夏季治安打击整治行动”为抓手,推动实施“旅游+共治+主防”警务,扎实做好动态巡防、驻点宣防、矛调化解、纾难解困等工作,用最硬核的守护,筑起“嵊”夏平安堡垒。

  景区联动做好服务“大文章”

  金沙联勤警务站就坐落在嵊泗县菜园镇基湖景区边上。“工作中,我们坚持‘管理’与‘服务’相结合,除了常态开展景区周边巡逻、接报警及纠纷隐患处置外,警务站还配齐各类应急药物、救助工具。7月份以来,金沙联勤警务站已为游客提供在线查询、临时证件办理、住宿登记、求助解困等便民服务1000余件次,快速化解涉旅矛盾纠纷68起。”驻站民警卜思凯说道。

  今年8月初,江苏籍游客张先生一家在嵊泗菜园镇基湖夜排档就餐,因海鲜价格问题与商家发生争执,自行协商未果后向金沙联勤警务站求助。卜思凯第一时间指令一站式“融”调解中心工作人员共同前往处置,在充分了解、分析商家与消费者之间利弊后,用法理的公正性和情理的柔和性促使双方现场达成和解,避免了“小纠纷”升级成“大隐患”。

  近年来,嵊泗县公安局不断优化警务工作效能,着力构建“1核引领+3事分流+N方力量”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组建“嵊泗义警”“平安星宿联盟”“红马甲”等11支群防群治力量,不断提升涉旅警情、案事件处置工作效率,推动景区治理模式由过去的公安一家向多部门协同、齐抓共管转变。自“夏季行动”开展以来,辖区内可防性案件下降28%,纠纷化解率达95%。

  群众自治当好海上“守夜人”

  每逢夏季7~8月,是嵊泗贻贝养殖成熟季节,在这期间极易发生桁地纠纷及案事件,特别夜间由于视线暗,对海上偷盗类案件、船只误闯桁地等方面防范工作尤为重要。

  嵊泗县枸杞乡大王村的徐师傅是一名老党员,也是热衷于参与社会治理工作的群众自治“吹哨员”。7月12日晚,徐师傅正在自家养殖桁地里进行作业,发现不远处老李家的养殖桁地有陌生船只闯入,这时徐师傅脑中飞速运转,想着会不会是有人来偷盗贻贝,便第一时间用手机拍了照片取证,并把消息发在了嵊泗县公安局枸杞派出所“海上牧场吹哨自治微信群”进行预警。枸杞派出所民警第一时间联系乡渔办赶赴现场处置。经过现场对船只进行了解,发现是船只误闯了养殖桁地。接下来,徐师傅又参与到了老李与误闯船只纠纷调解中来,由于桁地受损不是太严重,在民警、渔办工作人员和徐师傅的共同努力下,不到半小时工夫双方签订了赔偿协议,也正是有了向徐师傅这样的自治“吹哨员”,点亮了海上夜间治安防范的“明灯”。

  6月份至今,通过“吹哨员”及时预警夏季各类海上矛盾纠纷、安全隐患等112起,海上各类警情同比下降了33.6%,海上盗窃类案件“零”发生。

  全域宣防筑好安全“防火墙”

  “请大家不听不信不转账,谨防电信诈骗!”在嵊泗县景区景点、沙滩、夜排档等人员聚集区域,民警正牵头群防群治队伍开展“喇叭喊话”宣防,这也是每逢夏季旅游旺季游客进岛的第一堂课。“您好,请保管好随身携带财物,远离危崖险滩、野外水库,注意自身安全。”嵊泗县公安局民警湛超正在操作无人机进行飞行“播报”……

  入夏以来,嵊泗县公安局立足“淡季巡线、旺季巡点、常态巡面”巡逻机制,着力构建“人、车、铁骑、无人机、视频”等立体巡防体系,并依托数据赋能,牵头“东海渔嫂”“景区志愿者”等前置力量开展联巡联防及入户宣传,升级运转以社区警务室为支点、巡逻警车为主导、备勤警力为策应、群防力量为辅助的“亮灯”网格巡防圈,形成全覆盖、有侧重、强联动的巡防格局。目前,累计开展各类巡查宣防200余次,传统侵财案件同比下降12.82%,网络诈骗案件同比下降48.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