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神话之鸟”飞入寻常百姓心
陈斌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4年08月20日 第 03 版 )
海客谈|陈斌
在定海东海云廊长岗山东湾段,一座独具特色的海洋鸟类科普展示馆于8月10日璀璨亮相,成了众人瞩目的焦点。
作为浙江首家以海洋鸟类为主题,集参观、科普、体验于一体的海洋鸟类科普展示馆,总建筑面积达1237平方米。其馆体精心复刻了浙江海鸟保护的重要阵地——五峙山鸟岛的模型。馆内的设置丰富多样,从介绍海洋鸟类的展板区域,到充满互动乐趣的AR、VR区域,再到令人身临其境的沉浸式观鸟的360°环幕系统,以及中华凤头燕鸥雏鸟标本,无一不让人仿佛置身于真实的鸟岛之中,深切感受到海洋鸟类的独特魅力。而馆外那展翅欲飞的巨型“中华凤头燕鸥”、逼真的鸟蛋模型以及群鸟栖息的“鸟鸣涧”造景,更是营造出了一种仿若置身五峙山鸟岛的美妙意境。五峙山列岛作为全国三大鸟类保护区之一,普通民众难以登岛参观,这座科普馆的落成,无疑满足了人们对鸟岛的憧憬与向往,让原本遥不可及的鸟岛一下子变得近在咫尺。
舟山在保护海洋鸟类方面可谓不遗余力。近年来,我市不断加大对五峙山列岛生态环境保护的力度,巧妙运用物联网传感、人工智能、5G等先进技术手段,成功建成了“智慧鸟岛”,还圆满完成了全国首个鸟类保护区风光柴储为一体的微电网系统建设。这些举措意义重大,不仅有助于实时监测鸟岛的生态环境和鸟类的生存状况,也为海洋鸟类的繁衍和栖息提供了更为坚实的保障。五峙山鸟岛上的中华凤头燕鸥数量从2008年的6只发展到了2023年的74只。这一显著变化无疑是保护成效的有力佐证。
然而,我们在为这些成果欣喜的同时,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保护海洋鸟类和推广科普工作任重道远。笔者认为科普馆可以进一步丰富科普内容和形式,定期举办科普讲座,邀请专业的鸟类学家或保护工作者来为公众讲解海洋鸟类的知识,包括它们的生活习性、迁徙规律、面临的生存挑战等;还可以开展鸟类观察活动,组织公众到合适的地点进行实地观察,配备专业的指导人员,帮助大家更好地识别不同种类的鸟类以及它们的行为特点。同时,加强与学校的合作,将鸟岛科普纳入学校的自然教育课程。编写适合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科普教材,培养青少年的环保意识和科学素养。此外,还可以开发相关的科普APP,设置鸟类知识问答、虚拟观鸟等功能,吸引更多人参与到鸟岛科普中,抑或利用现代媒体手段,制作精美的科普视频,在社交媒体、视频网站等平台上进行广泛传播,让更多无法亲临科普馆的人也能了解到海洋鸟类的知识。
这些多元化的科普方式,让更多的人了解和保护鸟类,也让“神话之鸟”真正飞入寻常百姓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