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舟山健康与旅游融合发展的对策建议

池海波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4年08月03日 第 02 版 )

  □池海波

  旅游业是舟山的支柱产业之一和吸纳就业的重要产业,健康产业是未来发展的趋势。推进舟山健康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打造健康旅游这一幸福产业、朝阳产业、综合性产业,对建设现代海洋城市具有重要意义。

  一、发挥舟山海洋风光优势,发展滨海休闲健康旅游

  舟山作为我国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国际海岛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风光秀丽、气候宜人、环境优美,拥有嵊泗列岛、普陀山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岱山岛、桃花岛等省级风景名胜区。目前,要充分利用舟山群岛多样化滨海自然环境与养生特点,结合“小岛你好”海岛共富行动、“星辰大海”计划等重大部署,在舟山本岛及岱山岛、朱家尖岛等海岛合理布局一批滨海疗养院、绿色健康宾舍、疗养公园等,打造一批独具特色的高端医养、滨海疗养、康体养生、滨海中医理疗、滨海养老、海水热疗、避暑养生等项目,推进医疗、康复、养生与滨海健康旅游的深度融合,将舟山打造成为长三角地区知名的滨海休闲健康旅游目的地。

  二、发挥舟山海岛生态优势,发展海岛生态健康旅游

  舟山生态环境优美,森林覆盖率高,城市“300米见绿、500米入园”,空气质量长期保持全国前三位,是我国空气质量最好的城市之一。要充分利用舟山优越的自然资源、旅游资源和生态资源,开发特色健康旅游线路。应用舟山本岛中部等区域山地生态资源丰富的资源禀赋,大力开发景区森林浴、登山揽胜、天然氧吧、竹林疗养等生态养生体验产品。依托定海、普陀等地农业特色资源,开发田园观光、农耕民俗体验、乡村度假、乡村慢生活体验等乡村休闲业态,建设一批休闲农业公园和田园康养综合体。发挥桃花岛等地的中药资源和秀山岛等地的海泥资源优势,发展中医药疗养康复、海泥美肤等产业,打造中医药健康旅游、生态夏令营等业态。

  三、发挥舟山佛教文化优势,发展禅修体验健康旅游

  依托普陀山观音文化的深厚底蕴和丰富禅修旅游产品的内涵,将普陀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游客群中的一部分转化为禅修体验客群,大力发展以禅修康养为主题的健康旅游新产业。聚力开发禅修旅游业态,研发素斋、佛茶、檀香等产品,建设禅文化主题酒店和体验公园,营造禅文化氛围。聚力推进葫芦岛“小岛你好”创建示范岛建设,加强与普陀山、朱家尖观音圣坛的联动,高质量打造禅修体验岛,唱响“咫尺佛光 福禄禅乡”品牌。聚力开发禅修体验健康旅游线路,串联舟山各岛的佛教文化资源,开展差异化的禅修体验服务,推动禅修体验健康旅游成色更足。

  四、发挥舟山地热温泉优势,发展温泉特色健康旅游

  近年来,定海双桥紫微村开采的温泉不仅水温稳定,而且偏硅酸、氟、氡等矿物质含量较高,达到了具有医疗和康养价值的矿水浓度,这为舟山未来的温泉旅游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要充分挖掘海岛温泉地热水体资源,开发集温泉健康生活、慢行、瑜伽、体育健身等为一体的温泉康养项目,建设室内室外特色温泉池,着力打造舟山海岛康养旅居聚集地。围绕发展温泉养生文化主线,宣传推广温泉泡浴、中医康养、养生膳食、心灵疗愈等知识,培育以温泉疗养、温泉保健等为调养手段的健康养生业态。进一步挖掘温泉资源,一体联动开发,形成规模效应,建设海岛型温泉保健疗养基地,形成集休闲度假、特色医疗、保健养生于一体的温泉特色健康旅游产业。

  五、发挥舟山自贸区政策优势,发展商贸体验健康旅游

  利用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舟山片区先行先试的政策优势,发挥国家级新区、舟山港综合保税区等平台作用,持续推进制度创新,大力发展商贸体验健康旅游,为舟山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打下坚实基础。探索跨境药品在自贸试验区的率先试用,积极争取具备条件的医药企业开展跨境电商零售进口部分药品及医疗器械业务,推进医疗器械融资租赁项目。探索外籍医务人员、患者及陪同人员到本地诊疗,享受出入境、停留居留便利化政策措施。鼓励开发多样化、特色化、个性化商业健康保险产品,简化理赔手续,探索建立与国际商业保险付费体系相衔接的商业健康保险服务,构建商业保险公司与医疗、体检、护理等机构的合作机制,推进国际医疗保险服务新模式。举办国际康旅产业大会、健康文旅产业发展大会等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会议,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全球海岛国家和地区的交流合作,引进来与走出去并重。

  作者单位:浙江舟山群岛新区旅游与健康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