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深化改革的逻辑起点、基本动力和价值旨归

庄韶辉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4年08月03日 第 02 版 )

  □庄韶辉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改革开放的原动力、出发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人民至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必须将其落实到全面深化改革的全过程各方面。

  一、逻辑起点:为了人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抓改革、促发展,归根到底就是为了让人民过上更好的日子”“全面深化改革必须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总书记的重要论述充分体现了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彰显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逻辑起点,那就是改革为了人民,改革只有站在人民立场、从人民利益出发,才能得到人民拥护和支持。新时代以来,我们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通过改革,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医疗卫生体系,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持续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打破横亘在城乡之间的户籍二元化壁垒,个人所得税改革惠及2.5亿人……一个个改革方案涉及百姓的衣、食、住、行、教育、医疗、养老等各个环节,这些为人民而进行的改革,关系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因此,改革始终得到了人民的衷心拥护和积极参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坚持老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就重视什么、关注什么,就抓住什么、推进什么;要着眼创造更加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不断克服各种有违公平正义的现象,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二、基本动力:依靠人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人民支持和参与,任何改革都不可能取得成功。无论遇到任何困难和挑战,只要有人民支持和参与,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就没有越不过的坎”。总书记的这一论断,旗帜鲜明地点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基本动力,那就是一切依靠人民,依靠人民的力量,驰而不息地推动全面深化改革。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一切改革的推进,都离不开人民的力量。改革开放40多年来,在认识和实践上的每一次突破和进展,每一个新生事物的产生和发展,每一个方面经验的创造和积累,无不来自亿万人民的智慧和实践。当前,进一步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必须要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坚持问计于民、问需于民,依靠群众找到破题的思路;要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及时总结群众创造的新鲜经验,充分调动群众推进改革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三、价值旨归:成果由人民共享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推进改革的根本目的,是要让国家变得更加富强、让社会变得更加公平正义、让人民生活得更加美好。”总书记的这一重要论断,深刻揭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价值旨归,那就是全面深化改革的一切成果必须由人民共享。

  为了让改革的成果更多地惠及广大人民群众,就必须要从人民的整体利益、根本利益、长远利益出发谋划和推进改革。因此,坚持全面深化改革的价值旨归,通过改革实现一切成果由人民共享,必须要在就业、增收、入学、就医、办事、托幼养老以及生命财产安全等老百姓急难愁盼中找准改革的发力点和突破口;必须要在一些民生所急、民心所向的改革举措上聚焦发力,必须要在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实事上重点突破。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努力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为了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意义;依靠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动力;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改革才有生机和活力。坚持全面深化改革的逻辑起点、基本动力和价值旨归,把最广大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改革上来,必将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汇聚更磅礴力量。

  作者单位:中共舟山市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