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地名文化要传承更要创新
陈斌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4年07月04日 第 03 版 )
海客谈 陈斌
在舟山的绿水青山间,一场别开生面的“乡村著名行动”正悄然展开。6月20日,定海区白泉镇贩鲜岭下,一场乡村地名文化遗产授牌仪式,不仅为10个乡村地名赋予了新的身份,更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活力。这不仅是对乡村地名的一次简单授牌,更是对乡村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一次深刻诠释。
地名,是一个地方历史的缩影,也是文化传承的载体。在舟山,每一个地名背后,都承载着一段段鲜活的故事,记录着一代代村民的生活记忆。如贩鲜岭,这条见证了数百年渔业文化繁荣的古道,不仅是一条道路,还是舟山海洋文化的象征。保护好这些地名,就是保护好乡村文化的根与魂。
授牌仪式的举行,是对乡村地名的一种认可,更是对乡村文化传承的一种鼓励。然而,授牌不仅仅是一种荣誉,更是一种责任。它要求我们不仅要保护好这些地名,还要讲好这些地名背后的故事,让更多人了解和传承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
故事,是让地名“活”起来的关键。通过讲述地名背后的故事,可以让人们更加深入了解一个地方的历史与文化。白泉镇通过修建牌坊、石碑、文化墙,拍摄地名历史变迁故事视频,还原贩鲜场景,让地名文化在乡村振兴中发挥了积极作用。这种以故事为载体的文化传播方式,不仅让地名更加生动,也让乡村文化更加深入人心。
在保护和传承的基础上,创新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动力。我市通过整合地名背后的资源,挖掘、提升、建设文化旅游节点,拉动业态投资,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动力。这种创新不仅要体现在物质层面,还需要体现在文化层面,让乡村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
展望未来,我市应以“千万工程”为指引,进一步强化乡村地名规划引领,加大命名力度,提升文化内涵。同时,健全乡村地名标志体系,推广智慧地名标志,加强文化建设,深化信息服务,推动产业发展,助力和谐美丽乡村建设。如此,可为乡村地名的传承与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
“乡村著名行动”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它不仅是对地名的保护,而且是对乡村文化的传承,更是新时代与时俱进的创新。讲好每一个地名的故事,让乡村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芒,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