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心态与人生
郭亚峰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4年05月21日 第 04 版 )
□郭亚峰
人一辈子不可能顺风顺水,而面对困难时的心态却很重要。有些人遇到大事时六神无主,手足无措,有些人面对困难时却面不改色,淡定从容。古人说“胸有惊雷而面若平湖者可拜上将军”,可见面对困难时的心态有多么重要。
苏轼面对困难时“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明代大思想家洪应明说“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毛主席面对困难时却是“与天奋斗,其乐无穷;与地奋斗,其乐无穷;与人奋斗,其乐无穷”“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
三种人生,三种境界,三种面对困难时的心态,外界可以影响心态,心态也可以影响外界。有些人在遇到挫折后一蹶不振,有些人在遇到挫折后却能愈战愈勇,苏轼面对困难时,看似不屈服于困难,实则是对生活的一种无奈,这其实与他的经历有关。苏轼在王安石变法中与司马光等守旧派反对新法,导致被贬,等神宗去世,哲宗即位,高太后又起用司马光等守旧派,苏轼这时虽然有短暂的升迁,但是之后由于反对司马光等人废除新法的一些成果,导致一贬再贬,苏轼虽然在被贬时写下很多脍炙人口的诗句,还留下了“东坡肉”这样的千古名菜,但是终究还是消磨着他乐观的心态,在被贬的路上,看似乐观从容,然而“一蓑烟雨任平生,也无风雨也无晴”实则是对命运不公的一种无奈。当然,苏轼虽陷于新旧党之争,但是始终都是站在大局上考虑问题的,从未改变他的本心,我们只能感慨,大才子也有命运不公的时候。
同样,明代大思想家洪应明,生在腐败不堪的明朝晚期,一生清苦,又不想与世俗同流合污,所以他一心事佛,不问世事。从那“宠辱不惊”“去留无意”名句中能看得出来,他看似佛系,其实是对命运的一种妥协,被生活磨平了棱角。当然,在腐败不堪的大环境还能保持自己高贵的品格,实属不易。
而伟人,面对困难时,却是藐视困难,面对困难时犹如闲庭信步,不把困难放在眼里。“小小寰球,有几个苍蝇碰壁”,能如此藐视困难,也只有伟人才能如此。如果说苏轼面对困境时是仰视、是对于生活的无奈,洪应明则是对困难的平视,与困境达成和解,互不侵犯,是对命运的妥协,而只有伟人是以俯视、以居高临下的姿态去面对困难,三者之间,境界孰高孰低,高下立判。而伟人藐视困难与他的经历有关,生于乱世,一生在斗争中度过,起起落落好多次,最终成为经天纬地的开国领袖。
伟人的思想独步古今,就像他的诗词一样大气磅礴、天马行空,像他的书法一样笔走蛇龙,从不陷于一局一域,任何条条框框都约束不了他。伟人之所以成就如此之高,除了年轻时遇到几个好老师之外,还和他一个特别好的习惯有关,那就是阅读和总结。阅读的过程中研究,实践的过程中反思和总结,伟人一生都在学习,都在阅读,他的思想始终超越别人一个量级,美国总统尼克松见到他时,都说自己就像一个小学生一样。能学习古人,却能超越古人,这也是主席诗词源于“苏辛”,高于“苏辛”的缘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