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
- 缩小
- 默认
从一片夜色走向五月
李慧英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4年05月21日 第 04 版 )
□李慧英
我决定走一段夜行的路。
拐出码头是一大片水塘,天空那时像一张灰黑色的大画布,随时想要盖下来。沿着一溜水岸,有窸窸窣窣的草声,有鸬鹚轻点水面飞入更远的夜。这一处那一处的小灯火也荧光似的闪动着,夜鱼突然跃出水面,舒展了身体重新落入水里。还有风,轻轻拍打我,挥霍它的精力,炫耀它的自由。
顺着水塘,是一条老路,自然弯曲的弧度。沿途两三层的民房,院门半敞着这夜还未将它们完全关闭。几盆花不经心养在墙角,散漫的样子。偶尔有车子从对面驶来,耀眼的光束让夜和水面显得有些深了。电动车快速经过,两个女人同骑一车,我似乎能听到前后的低语,也有人斜过身瞥我一眼,心中大约满是诧异。
电动车上大多是码头下班的人,众多店铺中的一员。他们从明亮的光下抽出身,从一天的热闹、喧嚷和繁忙里将自己剥离下来。白昼迅速流动消失,来自太阳星球的照耀似乎是短暂的。于是夜带着粉饰的光芒,抹去白天的忙乱和疲惫,遮掩了那点心神的耗损,和某个瞬间内心的小动荡。
这里的夜来得早,白天还没回过味,暮色就盖过来。我却不怕这些,风掀动时针上的刻度,不过八时多,还早得很呢。在我们那里,夏日里不逛到十一时天是不会黑的,这个时间天空刚刚拉开黄昏的序幕。走了一阵,夜变得浓稠,几户人家被我甩在身后,路也安静了许多。
空旷的夜除了我还有什么呢,也许有看不见的事物正在打量我,一个行色不算匆忙,却深陷夜中的人。年轻时和女友夜行,她怕漆黑的路,怕黑屋子,我怕脚步从身后响起。只是此时,碎语及步声或许能冲散夜空飘荡的物质,来自另一个时空维度的纠缠。
我在下班途中临时决定走一段夜路,夜越走越深,多么繁华的夜都会披上黑暗的宁静。手机屏幕不时闪亮,伴有信息的提示音。很多时候,工作的序曲总会在下班后飘荡好一阵子,像风吹过时带起树上的叶子,卷起地面的浮尘。夜晚是一天的句号,这符号要仔细画圆了才好,我想起鲁迅先生让阿Q画圈时的样子,使出平生的力气,颇是努力和认真。
走过水塘,路的左边变成高的堤坝,右侧一片野地,这夜有点想收网的意思,微弱的亮光仿佛撑不住天空了,那张深灰的画布随时要盖下来。
继续向前,转过一个弯,眼前却豁然大亮。一条宽阔的道路竟然就在不远处,光明晃晃照过来。路边的植物渐渐清晰了,我看到几株野莴苣混在绿草里。雨水连续多日发酵,让植物水嫩的模样更加水嫩,着实惹人喜爱,野莴苣锯齿状叶子油亮亮的泛着光。我没想到这些草也能野到海岛来,它生长在我们那里是再平常不过了。当春天的风吹开冻土层,风吹暖草被植物的种子,河滩砾石和山坡荒地上不多久一蓬蓬的绿就会破土而出。野莴苣便是这绿中的一员,而在南方,它仿佛隐身的,只在纵横田野的绿色里躲着。
豁然的光亮让山清晰在眼前,巨大的山体上观音法相端庄柔美,我喜欢极了菩萨这模样。前方是白色的夜,黑暗的路摸摸索索靠近,很快与它搭上讪。我也蓦然亮了起来。人行道上不时遇见刻有莲花的地雕石块,旁边是暗红色的跑道,这道过于宽大。有梵音低沉响起,正是印象普陀的演出时间。我望了一眼大门入口处,安静在一片白光和明亮里,停车场也是。
那天,我从码头的灯光里走出来,从一片夜色走向五月。黑暗与明亮的事物互相拍打着,像一对话别的老友,黑暗与明亮隔阂又融合。它们像河里的水,缓缓转动。转眼又是五月,风吹着海岛和渔船,吹着茶树硕大的花朵,也吹着鱼山岛那片装置群,吹着“沙沙沙”不知停歇、不甘寂寞的机器轰鸣。
朋友发来故土的照片,香雪草一直开到山坡下,浅山处葱绿色的原野抱着白色的小花,和雪山静静相望。五月的风吹软了高处的冰雪,吹进沙漠腹地,吹醒了那片辽阔。它吹动泥火山第一口油井,那些“咕嘟咕嘟”冒出的油泡……点燃一炷香,袅袅升起的烟雾里,有植物旋绕在时间里的气息,有遥远的事物带给我们的回音。
我们就这样走过白昼,走过黑夜的路,走过山川河流,走过了一个五月,又进入另一个五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