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小升规”生成新质生产力

余墨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4年05月21日 第 03 版 )

  海客谈 余墨

  去年,定海共有17家企业首次晋升规上企业。今年一季度,这批企业新增产值近3亿元,成为定海区工业经济的新增长点。其中,有4家企业已成长为年产值过亿企业(据《舟山日报》5月8日报道)。显而易见,全力推动新上规企业做大做强,不仅可以赢得产值的显著提升,更能促成新质生产力,让企业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赛道。

  眼下,全球高新技术更新迭代,尤其是AI技术层出不穷,这在给企业带来创新发展新机遇的同时,也增加了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的压力。唯有加快转型升级步伐,快速生成新质生产力,才能抢得先机化解挑战,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毫无疑问,相对于体量大、负担重的“老牌”企业,一些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因“船小好调头”而更具成长性。因此,定海持续深化“规上企业双倍增”行动,多措并举精准培育“小升规”,既有利于量的合理增长,又有助于质的有效提升。

  定海助推“小升规”并非只求一味“做大”,而是立足于提能升级夯实工业发展基础,优先将创新型、科技型、成长型、专精特新小微企业作为重点上规培育对象,集中资源和力量进行重点帮扶和靶向培育。如此梯度培育、精准支持,显然有利于在整体上优化产业结构、铆足发展后劲。

  在政策支持、服务助力的同时,定海还注重发挥政策杠杆的“四两拨千斤”作用,着力激发企业不进则退的进取意识和勇创一流的内生动力。定海给予新上规企业第一年5万元专项奖励资金,第二年、第三年未退规的,在第三年再给予10万元稳规奖励。同时,对综合评价为C、D类的“小升规”企业暂缓实施资源要素差别化政策,对于下规企业3年内给予工业企业综合评价降一档。一手抓“助上规”,一手抓“防退规”,使“小升规”企业呈现争先恐后的进取态势。

  作为市场主体的小微企业,在竞争中求生存、谋发展,天生就有做大做强的强烈需求,可谓“给点阳光就灿烂”。舟山新舟丰食品有限公司自去年初投产以来,在政府扶持下顺利完成了“小升规”,产品源源不断地发往成都、武汉等大城市,今年第一季度实现产值1000多万元,是去年同期的10倍左右。这样的“加速度”,着实令人惊喜。

  当然,生成新质生产力需要有个脱胎换骨的转型过程,不同企业还各有各的具体情况,“小升规”注定难以“齐步走”。对此,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都应秉持科学态度、克服急功近利。可以相信的是,只要坚持创新引领,根据行业特点持续孕育新质生产力,奋发进取的企业定能在高质量发展的新赛道上迸发出勃勃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