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草莓实现本土工厂化育苗
幼苗住进智慧“玻璃房”,全年可出苗15万株
吴建波 叶珂妤 林晔凡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4年05月13日 第 01 版 )
□记者 吴建波
通讯员 叶珂妤 林晔凡
本报讯 “1~4月出西红柿、玉米苗,9~10月出草莓苗……”最近,定海区双桥街道傅记家庭农场负责人刘颖娜,在智能育苗玻璃温室贴出告示。该玻璃温室已经投入使用,可为种植户提供幼苗预订、代育苗服务。“全年草莓育苗量可达15万株,育苗总量可达100万株,为500亩土地提供优质种植用苗。”刘颖娜说。
据介绍,这是全市首个智能育苗玻璃温室。“引入这套系统的目标之一,是实现草莓工厂化育苗。”有20多年草莓种植经验的刘颖娜告诉记者,草莓苗培育一般要5~6个月,但容易受台风及寒潮的影响。以往,舟山的草莓苗多数从杭州、奉化等地购买,也有少量由种植户自己育苗。“受苗株品质影响,种植过程中经常出现幼苗死亡的情况。这就需要重新异地采购补种,影响种植效率。”刘颖娜说。
去年下半年,刘颖娜投入300万元在农场内开辟约800平方米土地,并购入玻璃大棚,安装水肥一体化设施、物联网控温及监控设备,实现幼苗生长精准化、智能化管控。
新投用的智能育苗玻璃温室也引起了定海农技专家与种植户们的关注。近日,定海区农业农村局将“渔农智慧讲堂”的首堂课放到傅记家庭农场,邀请定海马岙、岑港等地的种植户与农技专家等30余人,参观学习这项新技术。“优质幼苗将带来高产量、好品质,是果蔬实现丰收的保障。”看到海岛果蔬幼苗采购有了新途径,定海区马岙祥农采摘园负责人潘世清连连点赞。
“数字化、产业化育苗是传统育苗方式的革新,下一步我们将把这里建成农艺农机融合示范基地,推动农业现代化建设稳步发展。”定海区农业农村局农技人员张真真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