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礁引鱼 让大海变“粮仓”

谭野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4年05月08日 第 04 版 )

  点滴录 谭野

  不久前,在岱山县长涂镇大西寨岛南侧水域,一艘大型运输船上的吊机将最后一批140余个巨大混凝土“空心魔方”陆续吊离船台,依次投放于约12米深的海底。至此,该县首个海洋牧场建设项目完成人工鱼礁投放工作。据悉,该项目总投资1100余万元,建设面积3公顷,投放堆积式人工鱼礁1500个。

  随着近海渔业资源的衰竭,海洋牧场建设成为渔业生产转型和恢复生态资源的发展趋势。我市自2003年开始建设人工鱼礁,“十四五”以来累计投入9800余万元,投放人工鱼礁20多万空方,建成6个海洋牧场。

  海洋牧场是基于海洋生态学原理,利用现代工程技术,在一定海域内营造健康的生态系统,通过科学养护和管理生物资源而形成的人工渔场。我市相关水产科研部门一项跟踪调查结果表明,在人工鱼礁投放两年后,海洋牧场区渔业生物重量资源密度和数量资源密度分别为对照区2.5倍和1.54倍,物种丰富度指数较对照区提升了30.3%,对增殖和优化渔业资源、修复和改善海洋生态环境成效明显。

  当前海洋牧场发展势头良好,但也存在重建设轻管理、技术监测能力不足、群众保护意识不强等问题。科学规划,有序推进项目建设并强化监测运行分析,重视运行管理,同时加大对人工鱼礁及周边海域非法捕捞、破坏行为的执法查处力度,才能奏响海洋牧歌,助力海洋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