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光阴是读书
彭红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4年04月25日 第 05 版 )
□彭红
在这个纷繁的人世间,生活有时候忙碌不堪,有时候无聊至极,我们总是被时光无情地推着往前走,但幸好,有一种解忧或者说是减压的方式每个人都可以拥有,那就是阅读。
进入阅读状态时,身心总是放松的,心灵总是安静的,在阅读中,我们忘记了尘世的烦恼,会被书中的某个场景感染,或会心一笑,或情动流泪;甚至会因为书中的某句话而豁然开朗,了悟人生。
我都记不起我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喜欢上阅读的。依稀记得上小学时,我在同学那里借了一本《一千零一夜》,后来被母亲发现,愤怒地撕了,让我不知所措,悲愤交加,更不知道如何面对借书给我的同学。
上中学时,晚上睡觉前,用衣服把电灯的光遮一半起来,在床上看金庸小说、席慕蓉文集。我卧室下面正是父母的卧室,有一次,有一缕光没遮住,被母亲发现,又被狠狠地训了一顿。母亲只让我看学校发的教科书,其他书好像都是毒品,不让沾边。实在没办法,最后只能打着手电筒在被窝里看一些课外书。
那时候喜欢看的书一般都是小说或散文,还有现代诗这样的文学作品,也正因为读了这些书,让我渐渐喜欢上了文学。
高中毕业后,一位朋友送了我一本《李清照文集》,这本书,如一道光照进了我的生活,并在我心底从此埋下了一颗热爱古典诗词的种子,让我往后的人生有了不同。
虽然从上小学起,我们就开始学习一些古诗词,但可能是老师讲得不够生动,也可能是因年纪小理解不了其中的意思,往往只限于能背诵就好,对心灵没有多大触动。而这本《李清照文集》读了后让我感觉到她的诗词语言是那么的优美、那么的打动人心,想象是那么的丰富、那么的清新脱俗,意境是那么的深远,那么的耐人寻味……她的每一首诗、每一首词都能让人品味良久,百读不厌,甚至产生共鸣。她的诗词,有的清新雅致,有的愁肠百结,有的柔美婉约,有的又豪情万丈……像大家都熟知的“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是多么的清新雅致;“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多么唯美婉约;“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多么地令人伤怀,动人心魂;还有“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篷舟吹取三山去”多么的豪放;“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又是多么慷慨激昂……这些,都是她不同时期的生活写照,真实而感人。
因为李清照,我从此爱上了古典诗词。可以说,从此,古典诗词陪伴了我一生一世。当然,别的文学作品我也喜欢看,但最喜欢的还是古诗词。我买了一些唐宋诗词书籍堆在家里,闲暇之余,便拿出来翻一翻,读一读。而这本《李清照文集》一直没有离开过我,从彭州到成都,从成都到舟山,我都一直带着它。
记得有一段时间,那时已经参加工作了,我的床头有很多书,睡觉前总喜欢随手抽一本,躺在床上再看一会儿。有好几次,抽到古典诗词,越看越有味,越看越想看,越看人越清醒,直到深更半夜,睡意全无。连续好几次都这样,吓得我睡觉前不敢看古诗词了,这样影响睡眠,怕会让身体出现健康问题,我只好把有关诗词的书籍从床头移到书架,白天有闲暇的时候再看。
到舟山定居之前,对古典诗词,只限于喜欢阅读,而没有实际动笔写过诗词作品,到舟山之后,有一段时间比较闲,便开始试着创作一些诗词作品以记录生活的某个瞬间、某个场景、某种感想、某种感悟……刚开始,对平仄格律没有完全掌握,写得不够规范,后来加了几个研究诗词的学会,每天厚着脸皮向那些写得好的老师们讨教,通过多写多练多问,终于掌握了诗词格律。
为了检验自己的创作水平,我试着参加一些诗词比赛,没想到还真获得一些奖项,更让我坚定了诗词创作的信心。
后来,在机缘巧合下,加入了舟山诗词学会,我的作品,也受到学会老师们的肯定,我把生活中遇到的事都用诗歌呈现出来,写景写人写物,写友情亲情爱情,定海天风情,人间烟火,甚至写自己喜欢的狗……之后又加入了普陀区作协、浙江省诗词与楹联学会。其间创作的一些作品多次获奖。通过这些年的不断创作,去年,我整理了一下,我的作品已经可以出一本诗集了。这些,都是因为阅读给我带来的成就。
现在,我就职于朱家尖图书馆,更是近水楼台,每天吹着海风,置身于书的海洋里,只恨时间不够用,不能让我把所有书喜欢的都读。
最后,以一首小诗来结束这篇文章吧:
窗外春风草木梳,花香鸟语绕清庐。
沉吟字句身心静,最美光阴是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