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显神通 打造“无废城市”
周沫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4年04月20日 第 02 版 )
点滴录 周沫
近日,市无废办联合普陀区政府发布了普陀区“无废赛事之城”行动,在杉杉普陀天地启动全市首个“无废商圈”建设,推动普及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为高水平建设现代海洋城市厚植生态底色。
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正在深入推进的城乡居民生活垃圾分类,就是为了通过“放对地方”最大程度地实现变废为宝,从而实现资源利用、垃圾减量、环境优化的综合效益。“无废赛事之城”行动将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多方面推进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将固体废物环境影响降至最低。
现如今,“垃圾围城”成为普遍难题,光是不断增加的建筑垃圾就面临着无处填埋的困境。而且,新的垃圾问题还在不断产生。比如,随着电动汽车的快速普及,废弃电池必将成为下一个处置难题。可以说,对各类垃圾进行分类处置、回收利用也是形势倒逼的必走之路,不仅是为了促进循环经济,还具有污染防治、生态保护等多重意义,显然是高质量发展的题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令人欣慰的是,我市全面深化全域“无废城市”建设已取得初步成效,成功入围“十四五”时期国家级“无废城市”建设序列,形成了生活垃圾“高效回收”、工业废固“变废为宝”、医疗废物“智慧监管”、“海上环卫”工作机制等一系列典型做法,全市已累计建设“无废细胞”494个,危废填埋比降至7.5%。
“无废城市”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必须坚持系统抓、抓系统,不断提升社会生活的“含绿量”。这次“无废赛事之城”行动,就将通过一系列“生态+”活动,探索绿色生态商圈发展新路径。环保措施层出不穷、无废行动各显神通,“无废城市”建设就有望驶入快车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