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坑”谁该管

小小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4年03月08日 第 03 版 )

  点滴录丨小小

  市民李先生听信网上“茶农”的吆喝,下单买了“自产自销”的绿茶,但收到后发现实物和视频上的差距很大,茶叶颜色发黑,看起来是多年的陈茶,冲泡在茶杯里就更不像样了,根本不是一芽二叶的茶尖,很多都是老叶子(据《舟山晚报》2月23日报道)。毫无疑问,陈先生踩了“老实茶农”的“坑”。问题是,这样的“坑”该有谁来管?

  好茶不便宜,可网上常有“茶农”推销便宜得不像话的好茶,一罐、两罐……一百元可以装满一箱,还额外送你一套茶具,就像天上掉馅饼。怕你不信,还说那些卖高价茶的都是套路,没有明星代言、没有中间商加价,茶叶就可以这么价廉物美。这样的短视频,谁都看到过。可是,有谁会去举报呢?其实,有关部门也不会看不到,但又有谁会去管一管呢?

  毫无疑问,假如有实体店这么干,立马就有人举报,也早就有监管部门上门了。可到了网上,再离谱的王婆卖瓜也往往没人管。倒是有人教大家如何避“坑”,但明摆着的“坑”就是没人填。大家都不管,“坑”就越来越多,迟早会有人掉进去。这不,李先生就中招了。

  不仅是网上“卖茶叶”,诸多电信网络诈骗都是明晃晃的“坑”,假如一经发现就有人管、有人查,网络空间就会晴朗得多、安全得多。只可惜,明明发现了“坑”,聪明人自顾自避开了,执法者则在坐等报案,“谁该管”的问题总是成问题。

  形形色色的“坑”多了,仅靠普及避“坑”常识终究防不胜防,而等到有人上当受骗痛失巨款后才启动雷霆打击也难免被动。完善反应灵敏的预警机制、建立责任明晰的监管制度,对出现在网上的各种“坑”实时清零,才能打好反电信网络诈骗主动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