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
- 缩小
- 默认
年节说家宴
汪国华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4年02月24日 第 02 版 )
□汪国华
年节就是春节,就是“过年”,除旧布新、拜神祭祖、祈福辟邪、亲朋团圆、欢庆娱乐,宴饮享受,“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 的除夕年夜饭更是重中之重、丰盛之至。物质匮乏的年代,年夜饭是儿时沉重的向往。而现在生活好了,物质丰盛,市场上什么都有买,天天都可年夜饭。到了年节,子女回来,阖家团聚,餐餐家宴,年夜饭只是家宴的一次了。
当然年夜饭是有一定俗规,年夜饭时,我们饺子是必吃的,不只是味道好,更因饺子形如元宝,有“招财进宝”之意;年糕必吃,尽管只是一小块,寄意“年年高步步升”;汤团必吃,寄托家人团圆,幸福圆满。而桌上白摆了好多鱼,黄鱼、鲳鱼整条烧,基本不动筷,以示“年年有余”,鳜鱼也摆上,希望“富贵有余”。
现在,菜品应有尽有。海参、大闸蟹、鲍鱼、扇贝,山珍海味,就是鳗鲞,有时也换成了沙鳗鲞。满桌的菜肴,看都看饱了。可能因为过去年节,到正月初一不能动刀,所以年夜饭准备满桌的菜,正月初一还能慢慢享用。现在不一样了,讲究卫生,不管年夜饭还是日常家宴,既要吃得好,吃得充分,又要少留过夜菜,所以必须努力提高菜品,在常规菜品的基础上,有点新鲜花样;菜的用料讲究,如三鲜用的正宗炒鱼胶、自制肉丸;杂烩不再是鸡骨鱼头……每次家宴,我总有几道自制含海产品的菜肴,上桌即成光盘, 便嬉戏而为之命名,记录成文,聊以自存。
一 雪地红梅
这道菜,最初我称之为白玉鲜丝。鲜丝,有四种材料组成,一是蒸熟的梭子蟹肉,洁白似冰;二是煮熟的鸡胸脯肉,白透乳黄;三是开水冲泡的鸡蛋清成丝,柔白晶透;四是小菌金针菇,雪色纯洁。这四种材料都滑嫩细腻、营养丰富、味美适口。做这道菜是五十年前留下的印象。那天,从吉林回家过年的朋友在家设宴,我们这帮患难朋友相聚。掌勺的是朋友的哥哥,他用蟹丝蛋丝鸡肉丝做了这道,最先品尝的一位大声道鲜品,于是,这道菜就光盘了。那味道现在想起来似乎还在舌尖上流动。而我增了金针菇,海上地上树上腹中的鲜物交合,不加味精,只放点盐。炒时先用一点点油,把生姜和蒜头的香气炒出,去掉姜蒜,加焯过的金针菇翻炒,然后加蟹丝鸡肉丝,再加蛋丝汤,勾芡起锅就成。
有一次, 蒸的是膏蟹,我把蟹膏切成颗粒放到炒好的菜肴上,孙子一见连声说,好看好看,雪地红梅。红梅报春,好兆头,于是,这道菜就改名为“雪地红梅”。没有膏蟹时,就用胡萝卜或西红柿装点红梅,也很美妙。
二 春芽蜇花
这道菜,曾是故乡特有。我只是作些微改进。主料为黄豆芽和海蜇。豆芽新绽,芽长不过寸;海蜇皮切成细条抽淡。加工时,先把黄豆芽炒熟,而后加入海蜇,迅速翻炒几下,便用淀粉勾芡出锅。海蜇不能时间煮太长,时间一长,海蜇会煞水,同时变老生硬,就不好吃。淀粉勾芡,就为保持海蜇的水分和脆嫩。盛在盆子里,海蜇条卷曲似花,嫩白的黄豆嫩芽冒出其间,很有点“黄金芽嫩先春发”之感,似乎感受到春天降临的美好。尝一口,海蜇脆嫩爽口, 豆芽柔嫩润口。孙子外孙都争着品味,齐声赞“味道清幽”。
三 紫气东来
这道菜出锅就端上桌时,外孙看着冒着热气的菜,冲口道:“紫气东来。”孙子即刻接续说:“幸福临门!”于是,这道菜就名之为“紫气东来”。紫,来自这道菜的主料——紫菜。紫菜不仅有丰富的营养价值,且有很高的药用价值,能化痰软坚、清热利水、补肾养心,平时都是用来做汤。年宴上,做成一道烧菜。先把紫菜剪成一寸宽二寸长的条子。在锅中煸炒少许肉丝、笋丝,然后加上少量水,烧滚,把剪好的紫菜倒入锅中,让紫菜在水中化开,加上点盐就可以了,不放味精之类调料。那味道用女儿的话说,为“鲜美”。
四 花开富贵
这道菜名各大菜谱原本就有,名称看起来有点俗,却是人们美好的向往,颇接地气,故用之。以此为名的菜肴品种繁多,本人便借鉴以白菜梗卷包肉馅的这一品式,稍作变化,一半用肉馅卷包,一半用鱼馅卷包。鱼馅是马鲛鱼制作。马鲛鱼不但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更具有滋身补血等功效;而且马鲛鱼只有骨刺,没有细刺,取肉作馅方便。以半条马鲛鱼剔去骨刺剁成馅,用豆瓣酱与番茄酱调和成绛红色。洗净的白菜帮子放进锅里焯一下水,变软后捞出,过一下凉水,再把白菜帮子斜刀片成薄片,在这薄片上,放上调好的肉馅或鱼馅,包成花束的形状,而后把它摆放在盘中。盆中外沿两圈均匀摆放肉馅卷包,中间几圈摆放鱼馅卷包。肉色淡红,鱼馅绛红,色泽加深。而后用蒸锅蒸15分钟左右。蒸熟出锅后,做点薄薄的芡汁,淋在蒸好的菜上。最后切一点葱丝和红椒丝放在菜的中心,再撒上少许的葱花和红椒丁。色彩艳丽的花开富贵端上桌,孙子拿着筷子,睁着眼睛,却久久不忍下筷,说是不忍破损这满盆妍丽。儿子就说:来,我们不是破损,而是享受富贵的美好。于是孩子们一齐下筷,脸上洋溢着美好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