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
- 缩小
- 默认
整合各类团体600余个,累计推出2800余项服务内容
普陀“礼堂伙伴”共建海岛“精神家园”
刘慧静 朱立波 赵引飞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4年01月14日 第 01 版 )
□驻普陀记者 刘慧静
通讯员 朱立波 赵引飞
本报讯 “文化礼堂用‘活’了,阿拉老百姓得实惠!”1月8日晚,2024年东港街道渔农村文化礼堂“我们的村晚”活动热闹开演,为群众送上一道“文化大餐”。
紧贴海岛群众精神共富需求,靶向攻坚痛点堵点。普陀区于2022年创新推出“礼堂伙伴”机制,打破“行政主导、政府买单”的路径依赖,探索海岛文化礼堂共建共享模式。去年以来,普陀通过开展整合资源、数字赋能、堂堂共建、以堂养堂,实现“结对伙伴”全覆盖,建立“公益伙伴”服务库,推动“礼堂伙伴”共建共享机制迭代升级。
在展茅街道路下徐文化礼堂热闹开市的“鱼你相约”市集活动,两天时间吸引游客1.2万余人次;横街村文化礼堂联合南岙文化礼堂,带来“礼堂伙伴”堂堂共建的首场演出;东港街道举办10场“区域伙伴”联盟文化走亲活动,惠及观众累计超8000人。经过两年探索,普陀全区85家文化礼堂,年活动总数从2800余场增加到5500余场,增长96%;海岛礼堂平均年活动数从30场/家增加到72场/家,增长140%;本岛礼堂与海岛礼堂活动数对比从1:0.45变为1∶0.75。
“目前,我们已经牵头促成145家各类单位与85家文化礼堂组建‘结对伙伴’,整合各类团体600余个,累计推出80余类2800余项服务内容,建立‘公益伙伴’服务库,打造‘礼堂伙伴零距离’等500余项深受渔农村群众喜爱的‘公益伙伴’服务项目。”普陀区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介绍,普陀还注重激发礼堂细胞自治自理的主动性,通过堂堂共建成立了8个“区域伙伴”联盟,并探索“礼堂+”,不断强化造血功能。
2023年,普陀区“礼堂伙伴”工作模式先后入选全省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最佳实践名单和全省共同富裕精神富有最佳案例。在近日召开的全省农村文化礼堂建设工作现场会上,普陀区还作为全省优秀县区代表作交流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