亩均税收指标连续4年位居全市第一
岱山“亩均论英雄”案例获评全国典型
陈瑶 曹泱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4年01月14日 第 01 版 )
□驻岱山记者 陈瑶 通讯员 曹泱
本报讯 日前,国家工信部电信研究院发布《“亩均论英雄”改革典型案例集(2023年)》,共收录2023年度全国改革标杆案例10个、优秀实践案例15个、专项创新案例20个,将在全国范围内宣传推广先进做法。其中,岱山县《四链融合推进海岛工业全域治理》案例,成功入选专项创新案例,为我市唯一入选案例。
“‘亩均论英雄’就是要通过创新,让更多‘优等生’企业在要素资源配置上享受到优质待遇。”岱山县经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县通过“党建链”“要素链”“产业链”“创新链”四链融合,推动资源要素加速向亩均效益高的企业和行业集聚,使亩均效益实现大幅提升。该负责人表示,该机制倒逼亩均效益不高的企业加快转型升级,寻找发展新路径。
整合企业发展“要素链”,岱山以海岛工业区块有机更新为主线,将单位岸线效益纳入评价,制定了行业性整治、僵尸船厂清理、区域搬迁收储“点线面”结合的整治提升路线图,使县内产业从零散式、碎片化整治,向系统化、一体化升级。
去年,岱山依托舟山绿色石化基地等战略项目的溢出效应,通过定高亩均门槛,系统谋划保障措施,“延链、补链、强链”打造特色产业集群,炼油化工和船舶海工产业先后入选“浙江制造”省级特色产业集群核心区、协同区创建名单。
“产业链”招引同样结出硕果。在岱山经济开发区,世倍尔新材料项目一期正在加速建设。该项目是岱山县去年招引落地的总投资10亿元以上的重大产业项目,分二期建设,一期主要建设2.5万吨/年浆态床催化剂、3000吨/年保湿剂和500吨/年抗静电剂生产装置,计划今年内建成。
据介绍,岱山每年统筹安排5000万元县级资金,支持产业链、创新链融合发展。“我们还推动船舶海工和绿色石化行业构建‘未来工厂+产业大脑’新生态。”岱山县经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去年1~11月,岱山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比重位居全省第一。
“亩均”加创新,寸土生寸金。岱山县亩均税收指标连续4年位居全市第一,去年还获得首批“浙江制造天工鼎”和省政府督查激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