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措:海岛警营“格桑花”

费红燕 张志龙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3年12月21日 第 06 版 )

南措(左五)在“石榴籽”工作室开展工作

  □费红燕/文 张志龙/摄

  人物简介

  南措:

  1998年8月出生,西藏那曲人,2022年4月参加工作,现为岱山县公安局鱼山派出所民警。

  格桑花,是高原上最美的花儿,绚烂多彩,楚楚动人。2022年4月藏族姑娘南措从云南警校毕业后背上行囊,跨越山海,从雪域高原到东海之滨,加入了海岛警营这个“大家庭”。从此,藏族姑娘的警察梦在海岛上如花般绚烂绽放,她如高原雪域上绽放的格桑花一样,守护着岛上群众。

  扎根热土护航发展

  南措所在的鱼山岛是全国最大绿色石化基地所在地。登高俯瞰,一座“钢铁之城”映入眼帘,生产设备高耸林立、储罐塔吊交错纵横, “超级工厂”的即视感扑面而来。

  “所有的努力,皆源于热爱。沿着心中的方向,一路向前。民有所需,我必前行。”南措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在这片建设热土上,南措用脚步丈量着,她俯下身子、扛起担子,和身边的同事一起全力护航国家重大项目建设。

  “南措警官太谢谢你了!能这么快帮我们调解好,这次调解里有我的老乡。听着熟悉的‘乡音’,我感觉特别亲切!”在鱼山务工的小张握着南措的手连连表示感谢。

  今年9月份,小张和工友来红蓝哨所求助,称因工作原因与班组长产生矛盾纠纷。了解情况后,南措叫来双方到红蓝哨所调解室协商,考虑到小张是凉山彝族人,南措联系上了彝族工人刘某一起开展调解。

  “班组长你要在工作中妥善处理好与工人之间的关系,关系融洽才能更好地工作啊!” “大家一起在鱼山生活、工作,希望你们在岛上安心地工作、开心地生活,有困难尽管联系我!”经过南措的调解,最终这起矛盾得以妥善解决。

  关心无小事,暖心在身边。南措秉承着群众利益无小事的原则,从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回应百姓的期待。

  全力构筑安全屏障

  “南措警官,有个广东的手机号给我打电话让我下载一个叫‘上课宝’的App,现在对方用这个App给我打视频但是好像不对劲,我应该怎么办?”9月15日晚,南措接到岛上一员工小方的求助电话。“不要听、不要信、不要转账!我现在马上过来!”南措立即赶往该员工住处,询问后得知,该员工遇到了“百万保障”的诈骗。她让小方立马卸载“上课宝”软件、拉黑骗子的电话,并现场上了一堂反诈宣传课,告诉他“百万保障”用于保障微信用户的资金安全,此项保障完全免费,默认开通,保障不会“到期”或者“过期”,客服也不会要求“缴费续保”,更不会影响征信!并手把手地教其注册使用国家反诈中心App,提醒以后遇到类似的情况一定要保持警惕,以防被骗。

  “现在诈骗手段花样层出不穷,不听不信不转账……”这句话几乎成了南措的“口头禅”,一个月要说上百遍。“群众的钱来之不易,穿上这身警服,我就得担负起那份责任,看好人民的‘钱袋子’,守住群众的‘血汗钱’。” 为了让反诈宣讲更加生动有趣,接地气,她分析研究电信网络诈骗的手法、易受骗人群特点等,有针对性地准备宣讲内容,逐渐形成了自身独特的宣讲风格,深受群众喜欢。

  同时,她还和同事们一起以新入职员工“红色党课”“反诈宣传课”“法制教育课”三堂课教育为重要载体,推出“反诈一条街”“反诈超市”“反诈车站”等主题反诈活动,对鱼山在岛员工开展“线上+线下”全方位宣传教育,全力构筑安全屏障。今年以来,她参与宣讲接近30余场次,覆盖面超过1.5万余人次。

  火红石榴籽籽相拥

  天山青松根连根,各族人民心连心。面对岛上来自30个省市自治区、32个不同少数民族的群体,南措因势利导,和同事们成立了“石榴籽”工作室并全程入驻,实现24小时“全天候”实体化运行。聊家常、办活动、解矛盾、化忧愁……南措用心用情服务,传递温暖。工友们碰到困难,都喜欢找南措商量,一同想办法。

  “南措警官犹如我的亲姐姐一般,我初来鱼山一下子真的很不适应,她下班后经常来找我,用藏语和我谈心说话解我乡愁,并积极帮我解决生活上的困难,她真的太暖心了!” 来自西藏的姑娘索娜对南措连连夸赞。

  逐梦而行不负韶华,践行初心勇担使命。南措正追寻着从小的梦想,成为那道光、那把剑、那抹藏蓝;正以坚韧之心、坚持之姿、坚守之勇向阳而生,在海岛警营绽放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