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集助推三个『一号工程』的强大合力

——三级人大代表会前集中视察侧记

虞仁珂 刘凯 陈逸麟 阴冠平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3年12月02日 第 01 版 )

  □记者 虞仁珂 刘凯 陈逸麟 通讯员 阴冠平

  今年初,省委系统部署三个“一号工程”。市人大常委会贯彻落实省委、市委重大决策部署,全市各级人大立足职能、发挥作用,呈现了竞奔争先助推三个“一号工程”的良好态势。

  近日,市人大常委会组织全国、省、市三级人大代表开展会前为期2天的集中视察活动,全面了解我市数字经济创新提质“一号发展工程”、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地瓜经济提能升级“一号开放工程”的推进情况。

  打造更多硬核成果

  全面提速我市数字经济发展

  “如何将数字化转型经验转化为标准化解决方案?”“要建设数字化车间、数字化工厂,牢牢把握产业发展、市场竞争主动权。”第一视察小组的人大代表马不停蹄地考察了同博科技、易航海、润海新能源等6家科技型企业以及东海实验室,听取了我市经信、科技等部门的工作汇报,全面了解我市数字经济创新提质“一号发展工程”推进情况。

  站在浙江同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全球海洋大数据服务平台前,公司所服务的客户船舶一一显示在电子地图上。近年来,同博科技通过对北斗定位、水文气象、船舶人员等各类数据的采集分析,已成功进行海上安全预警10万余次,为2.8万用户提供服务。

  “一个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在引进数字技术后,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进一步提升。”市人大代表陈璟韵深有感触。在她看来,这些先行探索数字化转型的企业,可以将相关经验分享给中小企业,助推数字经济和海洋经济深度融合,为舟山经济社会发展添砖加瓦。

  走进润海新能源,只见5条生产线开足马力,工作人员正加班加点赶制订单,代表们连连赞叹。自组件车间建成后,企业获得了东方日升、国家电投等一批光伏产业头部企业的青睐,订单纷至沓来。下转第4版▶

     ◀上接第1版

  代表们建议,我市在培养、孵化好这些数字化企业的同时,协助企业实现成果转化、辐射带动,推动企业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

  一路走、一路看、一路思考,既站在一个市民的角度感受数字赋能经济发展,又从人大代表的职责出发深入思考、建言献策。

  “数字化转型要向传统领域拓展,比如水产业、船舶修造行业等。”市人大代表傅韦认为,要坚持“引进来”“走出去”,招引头部企业,育强本地企业,引导传统企业提质增效,使其发展成数字经济企业或者高新技术企业。

  切实增强市场主体获得感

  以更优营商环境护航高质量发展

  营商环境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土壤,也是舟山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如何优化提升?第二视察小组的代表们相继走访了市政务服务中心、浙江一塑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舟山市人才公寓人才之家、市中级人民法院执行指挥中心、市公安局市区一体化执法办案管理中心等地,与相关部门一起议措施、献良策、谋发展,力求为舟山发展增添动力。

  在市政务服务中心,代表们实地查看了位于三楼的企业综合服务中心以及综合(诉求、兜底)、政策、项目、科创、人才、金融等10个服务专区,详细听取了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的情况介绍,并现场观看了在“浙里办”上线的“舟到助企”企业综合服务平台操作演示。

  “这是第一次听到‘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这个名词,其实就是一种综合赋能,在传统服务基础上为企业提供更广范围、更深层次的政策、人才、金融、科创、法律、税收等集成服务。”全国人大代表谢丽为此点赞,同时建议要线上线下同步发力,进一步加大增值化政务服务改革和“舟到助企”的宣传力度,简化流程,实现资源集聚,真正为企业和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便利。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代表们走进市中级人民法院的诉讼服务中心和执行指挥中心,详细了解舟山法院商事纠纷“一类事”全链条司法服务体系,为法院涉企纠纷跨域办理、在线开庭、“共享法庭+商会”多元解纷等机制点赞。了解执行曝光平台、司法网络拍卖平台等系统,听取执行“一件事”改革成果介绍后,省人大代表李玮玮不由得发出感慨:“智慧法院大大提高了办案质量和效率,让涉企纠纷化解更高效便捷,也为企业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值得肯定!” 

  “我所理解的法治营商环境,一方面要看判决的公平公正,另一方面要看判决的执行力。”市人大代表张云富注意到,目前全市已经有400多家共享法庭。在他看来,如何有效地发挥这些机构的作用,是下一步要重点探索的工作。

  视察活动中,代表们还召开座谈会,听取了相关部门的情况汇报,提出要补齐企业基础设施短板、优化要素配套、切实增强涉企增值服务效果等意见建议。

  对外开放,向海图强

  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海上枢纽

  第三视察小组的代表们围绕地瓜经济提能升级“一号开放工程”推进情况,实地视察了舟山港综合保税区保税船用燃料调度服务中心、大洋世家优品产业园、浙江国际油气交易中心、浙江黎明智造股份有限公司等地,围绕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油品全产业链开放提升、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新高地建设等内容,听取相关工作情况介绍。

  站在舟山港综合保税区保税船用燃料调度服务中心的数字大屏前,舟山港域所有的加油船舶尽收眼底,锚地气象指数、保税油供应量等数据实时更新。近年来,舟山持续发力开展保税船燃加注业务,不断进行制度创新,提高保税船燃加注通关效率。今年1~10月,累计加注586.05万吨,同比增长20.48%,以迅猛增势领跑全国。

  一项项成果、数据不断映入眼帘,省人大代表朱婉仪难掩激动之情:“舟山跃升全球第四大加油港,保税油供应量持续高速增长,令人振奋。”她说,目前舟山港正在探索LNG、生物燃料油常态化加注的相关制度,作为人大代表,会继续开展调研,搜集企业、口岸单位的意见诉求,争取在省人代会上建言发声,积极助力舟山打造东北亚最大国际加油港。

  油气全产业链是舟山未来发展的重要引擎。在浙江国际油气交易中心,市人大代表郭和宽与工作人员深入沟通了油气大宗商品的交易现状和发展的瓶颈。“这几年舟山油品交易能力越来越强,浙油中心推出的舟山价格指数体系,在业内已经具有一定的影响力。”郭和宽说,但相比新加坡等国际知名大港,舟山仍有差距,期待舟山能进一步打通政策瓶颈,提升交易效率。

  走进今年刚投产的大洋世家优品产业园,市人大代表王留燕详细了解了园区的生产、销售情况,对舟山传统渔业转型升级多了一份期待。

  “舟山现在的渔业加工企业很多是低小散状态,像大洋世家这样大规模、高附加值的企业不多,但这肯定是未来的发展方向。”王留燕说,在推进“一条鱼”全产业链的过程中,希望舟山能引进更多高质量企业,同时推动本土水产加工业提能增效,不断提高对外的核心竞争力,扩大市场占有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