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个项目现场签约

定海在沪推介东海百里文廊产业

吴建波 叶珂妤 康明军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3年11月25日 第 01 版 )

  □驻定海记者 吴建波

  通讯员 叶珂妤 康明军

  本报讯  昨天,定海区“净零碳”乡村振兴实践成果发布会暨东海百里文廊产业推介活动在上海举行。联合国人居署代表、同济大学校领导以及来自上海、杭州等长三角地区的客商代表参加活动。定海10个镇街现场推介了各自的产业项目。

  活动中,白泉米林村定海古树园、双桥温泉体验馆等一批乡村振兴产业项目亮相。“这些项目都位于东海百里文廊沿线及周边区域。”定海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全线开放半年以来,文廊将“养在深闺”的乡村资源展现在市民游客面前,打造了一批有发展前景的项目。

  围绕文廊农业、文化等元素,定海已经落地一批优秀的乡村振兴共富项目。推介活动现场,东海福泉温泉体验馆、鹅鼻岭露营基地等5个项目现场签约。定海将以项目为引领,加快形成“村村共享、抱团共进、组团共富”的片区化共富矩阵,让文廊沿线的烟火气越来越浓厚。

  当天,《净零碳目标下的舟山市定海区乡村振兴实践》成果报告在上海同济大学发布。该报告以净零碳目标下的海岛乡村振兴为主要内容,通过对定海区79个乡村的相关实践进行调研,形成了系列典型案例,为海岛乡村低碳发展提供借鉴。

  “定海在建设净零碳乡村中形成了三条系统化的推进路径。”成果报告编制方代表、同济大学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学院王信副院长认为,定海将全区乡村分为综合发展型、生态农业型、特色保护型以及生活服务型,制定对应策略,提出10条46个发展指标,各类企业、专业组织和个人也积极融入绿色低碳乡村建设。

  此次报告选取了小沙街道长白岛旭旺水产养殖场通过生产管理技术降低用水、用能、减少碳排放等30个案例进行分析总结。报告指出,定海以科学系统的规划,帮助乡村寻找符合自身特征的绿色、可持续发展道路。建议未来定海定期评估各指标完成情况,适时调整推进策略,不断融入新的技术和理念,逐步建成净零碳、有活力、共振兴的海岛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