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
- 缩小
- 默认
匆匆穿越神仙居
汪国华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3年11月18日 第 02 版 )
□汪国华
一
曾向往神仙居一游,领略太白梦游的景观,感受金银台上神仙相与。可是,当真的临近神仙居,却犹豫了。生性胆小,心理恐高,这“势拔五岳掩赤城”的高峻,令人怯然不敢。闻知庄师等不上去,心里也响过退堂鼓。犹豫之间,终为向往所胜,在南门下了车,加入到游历队伍。
乘索道缆车而上。缆车在山地绿树顶上行走,向着山崖斜线上升,有着升腾之感,没觉紧张。出了索道,又乘了两段电梯, 一下就是海拔五百米以上的南天顶。奇峰高峻,石崖险耸,山峦起伏而跌宕。路边的青松却虬曲苍劲,绿荫浓浓。虽不敢左顾右盼,但远山近景映入眼帘,确是亮眼。如若登上南天顶玻璃观景台一览,那一览险峰荟萃,景象万千。可惜胆小,不敢上临。
到南天楼前,见南天桥在两座高高的悬崖之间横着,心就紧缩起来。在南天桥口,不敢迈步。同行朋友小徐、小曾指导我,踏步桥中间,眼睛向前看。这桥面的中间是钢丝铺设玻璃的镂空设计,两边铺的是木板。我按他们说的方法,举目直视前方迈步。第一步腿有点抖,第二步心一横,步子大了,但不敢与朋友们同步,不敢与之交谈,只顾一个人匆匆向前,不敢看脚下的钢丝中间露出的100多米深谷的景象,不敢靠近桥梁两边的缆索,不敢抬眼桥外的景色,更不敢在桥中间合十回首观音峰。过了桥中段,似觉脚下有虚空之感,步子踩成太空步,猜想桥身在微微晃动。没有退路只有前行,心紧缩,气憋足,目无视物,急步来到桥的那一头,才松了口气。
向前就到了莲花台。莲座台正与前面危立的观音峰相迎合。在浩浩空旷的山野中,观音峰岩高200多米,挺立在海拔919米山野间,是全世界最高的天然观音像,巍峨俊逸,双手合十,仪态祥和。
二
神仙居的栈道多是依山傍崖建筑,是在悬崖绝壁上凿孔架梁筑成悬空栈道,一边是绝壁山崖,一边就是深谷万丈。临谷一边的护栏用水泥浇制而成,状似木质藤形,也很厚实。然而,我还是不敢在护栏边上走,只把身体紧靠崖岩,似乎这样才感到有依凭,安心点。但一抬眼,便是危峰乱叠,崎峭怪嶂,一峰峰,一崖崖,远远近近高高低低,映入眼帘; 远处的黛山蜿蜒天边,不远的崖壁或黄褐脱露,或飞翠秧碧。
栈道从一个峰崖转到另一个峰崖,曲折险峻,却真的是一孔奇观,一道险景。而我此时就在这奇景中的一点。这里的一座巨大的山峰竟然是一块石,而赤壁丹崖上林木葱茏。走在栈道里侧,看不见深邃分山谷。没见到险峻,却见青翠欲滴的山野上耸立起一座座峰峦。天气晴朗,阳光把绿叶装点得富有层次,远处笼着薄薄的纱幔。
没上青云梯,可惜,恐高的后果。一路只是匆匆,没有感知一路上点点的文化迹象。只是匆匆穿越,匆匆就如过眼烟云,就连走过或正行走的六条悬崖栈道的名称都没一点印象。匆匆,太匆匆的穿越,没有半点游历的味道。错过风光,错过文化,错过了认知的积累,就是后悔,也不属于我,好窝囊!
无限风光在险峰,没有险峰探行的胆略,自然只能平凡庸常。
三
又看到桥了。在两座对峙悬崖之间, 高高曲起的弧形钢桁架桥架横跨,与山崖融为一体,成了美丽山水画的一个亮点。两边是灰色的桥栏。而每边桥栏由两条波浪形曲线的交互组合而成,从远处看,仿佛四条游龙在起伏游动;近前,两边的桥栏各似两条巨龙,一时分开,一时交叉,呈示动态的美感。桥面则是条彩龙。上面铺设彩色砂石,两侧弧曲有致,宽处十米左右,狭处五六米光景。而桥道不像南天桥那样平直,是拱形,有坡度。踏上去是水泥地的坚实感,坡度不怕,稳步而上。人说,那叫卧龙桥,似龙卧波。又是匆匆穿越,一点没有脚下是万丈深渊奇险感知。只能回头看那高高拱起弧曲钢架梁和弧曲上拱的桥面,倒是有点气势。且这桥和山体融为一体,是一幅和谐美丽的山水画上的一个亮点。
穿过刀劈斧切的巨大石柱型的山峰,前面却又有一条索桥横跨两峰之间。笔直平整低延伸,看上去比南天桥还长。桥面铺设木板,没有南天桥的镂空设计。踏上似乎很平稳,没有摇晃之感,提着的心就放松了一点,但还不敢走两侧,脚步落在桥的中线位上,似乎有种历经的从容, 步速不是很急。 可是走到桥的三分之二时,脚底似乎又有点虚空之感。却见前面有位女子,对着也感觉有点不稳的家人,随桥的一种微微的弹性,倒行着迈动轻轻飘逸的舞步,让人更增了飘忽感。听边上的游客说,这桥叫圆梦桥,圆梦,圆梦,梦想成真,心想事成,多美好的寓意。又是可惜,没感悟到。
转眼就到了网红如意桥。这是一座景观桥,从这头到那边又要返回,是一种惊险和奇美的体验,不是行程中非经过不可的。桥身由三条交错起伏的流线桥面组成, 中间为上拱曲面,中央铺设了木板,有部分的玻璃桥面,两侧靠近护栏为下沉曲面,是网格状的镂空钢丝组成桥面。就如古代如意之状,如意桥,名如其形,铭记美好。万事如意,美满无边。想想世上不如意的事十有八九,更显出如意的珍贵珍重和珍爱。恐高的我只踏上桥口的平台,抬眼望远处的悬崖峭壁,奇岩危峰。天上没有云彩 远处是浓烈阳光形成的光雾。山峰没有云雾,似乎少了点意境,再加上山崖没有瀑流,没有水的滋润,少了点灵动。但毕竟这样的雄险是很难见到的。面对网红如意桥。远远地看上一眼,已经是一种感知,不敢惊心动魄感知雄险和震惊。
一路匆匆,终于穿越了神仙居。在别人看来平常的一次活动,在胆小者却是一次惊险历程。胆小和平庸,自然没有奇异的故事。但从北海缆车出来,行走在平整的大路上时,才感到生活的从容和放松,那是惊险以后的一种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