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月晴空赏苗寨

应红枫 吴晓瑜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3年11月12日 第 02 版 )

  □应红枫/文 吴晓瑜/摄

  可能得益于“村超”的爆红,今年贵州的旅游业着实“火”了一把,以至于网络上流传“一亿中国人在贵州,还有一亿在去贵州路上”的说法。熙熙攘攘的游客,除了感受贵州的山水人文,也实实在在推动了贵州旅游经济的快速升温。

  贵州值得旅游的地方很多,除了黄果树瀑布、大小七孔等主要景点外,此行最让我感兴趣的,还是西江千户苗寨的人文风情。西江千户苗寨位于贵州凯里的东南部,距离州府凯里39千米,有常驻居民1400多户,近6000人口,其中苗族人口占全寨总人口99%,是目前中国乃至全世界最大的苗族聚居村寨,故有“千户苗寨”“西江大寨”的美誉。

  西江千户苗寨坐落在群山环抱之间,由十余个自然村寨组成,苗寨的村民沿着山坡走势依山而建独具特色的木结构吊脚楼,1400多户吊脚楼层层叠叠,鳞次栉比,几乎覆盖住了整座山坡,远远望去,如同是挨挨挤挤拼积木般排放着很多座“布达拉宫”。每到夜晚,从观景平台上眺望苗寨吊脚楼群,一片辉煌的灯火犹如满天星光铺洒在山坡上。苗寨的街巷,更是灯火通明,市集繁华,夜排档前人声鼎沸,炊烟氤氲间,恍然如同天上的街市。在苗寨南侧的田畈上,依然栽种着约有几十亩水稻,成熟的稻子正日渐展露金黄的色泽。勤劳的苗寨人,依然保留着耕种劳作的生活方式。

  颠簸了四个多小时车程,我们随着熙熙攘攘的人流进入苗寨的时候,已经是晚上七八点钟的光景了。预订的民宿在西江苗寨一号桥附近,那里距离山顶的观景平台比较近,步行上去也就十几分钟的时间。办妥入住手续安顿好行李后,在门口的小吃店里匆匆解决了饥饿问题,便走上观景平台去欣赏千户苗寨璀璨迷人的夜景了。

  我们意犹未尽地从观景平台上下来时,已经快午夜时分了,但是苗寨的街巷上依然人声鼎沸,两边的街灯亮如白昼。女儿说:“看,池塘里的鸭子都还没有‘下班’呢。”扭头一看,果然,村边池塘里的几只鸭子还游得正欢。我们随着其他游客走向街市,街巷两边的小摊点井然有序,摊贩们都穿戴着苗族服饰,有售卖旅游纪念品的,有售卖民族乐器的,也有卖纯银首饰的,当然还有售卖特色小吃糍粑的……妇女们穿着苗族的民族服饰,头上扎着苗族特有的硕大发髻,并配以一朵显眼的头花,特别惹人注目。而最受姑娘们青睐的,是苗寨街巷随处可见的旅拍店。导游说,西江苗寨至少有五六十家旅拍店,根据不同的套餐拍摄服务,价格也略有不同,一般拍一组普通的旅拍照片,连化妆带服装租赁费,也就300来元钱。很多姑娘慷慨解囊,让自己在旅途留下来一组身着“苗寨公主”服饰的靓照,也算不虚此行。

  西江千户苗寨内主要人文景点有银饰坊、蜡染坊、刺绣坊、酿酒坊、苗寨观景台以及寨子中心团结广场民族舞蹈表演等。其实西江千户苗寨本身就是一座露天的民族博物馆,较为完整地保存了苗族的原生态文化。在这里,除了可以领略苗族的歌舞,还可以感受苗族的农耕文化、服饰文化、饮食文化等世代相传的民风民俗,能让每一位游客很好地了解苗族的历史文化及其独特的人文风情。2005年,西江千户苗寨吊脚楼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入秋,夜晚已有凉意,而西江苗寨街头的游客依然摩肩接踵。富有苗族特色的街市小巷中琳琅满目的商品吸引着一拨拨的游客。西江苗寨游客管理中心的工作人员说,今年进入旅游旺季以来,西江苗寨景区的客流量持续上升,日均维持在2万人以上,景区内几百家宾馆、民宿,几乎天天爆满一床难求。在苗寨非遗体验馆,不断有络绎不绝的游客前来体验蜡染传统技艺,亲身感受西江苗寨的非遗文化,也为西江苗寨的旅游产业,增添了一抹不可或缺的人文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