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幼随学”有赖资源均衡
周沫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3年09月30日 第 02 版 )
点滴录|周沫
我市推出义务教育阶段“长幼随学”服务举措,符合一定条件家庭的子女可优先安排在同校就读,方便接送。目前,全市共有约700个家庭受益(据《舟山晚报》9月2日报道)。多孩家庭的子女相继入学,却被分到不同的学校,这真是令人啼笑皆非的事情。“长幼随学”,无疑是一项人性化举措。
新生育政策出台后,确实应该有一系列的配套措施“护航”,这样才能充分激活人们的生育意愿。否则,各种各样的“难”依然会给生育多孩带来困扰,使很多家庭望“孩”兴叹。按原有入学制度,同一家庭的子女不一定能分到同一所学校,这样一来家长接送就会分身无术。实行“长幼随学”,接送难题也就迎刃而解。
只不过,“长幼随学”看似顺理成章,实行起来却并不轻松。这是因为,但凡值得“长幼随学”的多半会是学额紧缺的好学校,否则也就无须政策加持了。果真如此,多孩子女纷纷进入同一所学校,独生子女的入学机会自然就会减少。手心手背都是肉,如何做到不偏不倚无疑是个难题。
“长幼随学”服务举措自去年起推行后,总体上得以平稳运行。这似乎说明,经过多年不懈努力,我市已较好地实现了教育资源均衡化。否则,“长幼随学”即使是个好举措,实行起来也难免按下葫芦浮起瓢。同一学区没有明显的好学校、差学校之分,人们的择校动机才不至于太过强烈,“长幼随学”自然容易水到渠成。
随着人们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日甚一日,公共服务资源既患寡、也患不均,教育、医疗、养老服务等莫不如此。不断促进优质资源均衡可及,民生领域的这难那难才会渐次消弭,让我们报以热切的期盼。
本版署名文章不代表本报立场
每个人都应有话筒,欢迎争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