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
- 缩小
- 默认
亚运火炬手张立镇:这份荣誉属于所有海岛民警
林波 张志龙 黄宗治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3年09月15日 第 06 版 )
□林波 张志龙/文 黄宗治/摄
亚运“薪火”相传,当手中的火炬燃起,杭州亚运会火炬传递舟山站第二棒火炬手举起右手,立正敬礼,目光坚毅。他是扎根偏远海岛14年的岱山县衢山岛罗家岙派出所所长张立镇。
“能成为舟山站的火炬手,我深感骄傲和自豪,这份荣誉不仅代表我个人,也代表着罗家岙派出所这个光荣的集体,更代表着守护万家灯火安宁的我市公安全体民(辅)警。”9月13日,在杭州第19届亚洲运动会火炬传递舟山站活动中,岱山罗家岙派出所所长张立镇接受采访时如是说。他表示,未来还会继续真心实意为海岛群众办实事、解难事,他和罗家岙派出所全体民(辅)警将一起秉承“心中唯有群众重”的初心,锚定首善目标,以细致精致极致的工作作风,持续深化夏季治安打击整治行动,守护平安辖区,为平安护航亚运贡献“公安力量”。
作为全国12个海岛县之一,岱山县位于“千岛之城”舟山群岛中部,有32个渔村,有着丰富的海洋渔业资源和海洋文化资源,也是著名的岱衢族大黄鱼的故乡。
2002年,张立镇还是一个刚下连队的新兵。他的第一站就是这里,彼时的罗家岙派出所还叫罗家岙边防派出所。
在这里,20岁出头的“小张”学到的第一课就是如何跟村民打交道。
回忆起早年的工作经历,他直言“不顺利”。因为群众一开始不认识他,加上听不懂当地方言,跟老百姓相处时总是感觉“隔了一层”。为了跟村民打好交道,张立镇花了两个月的时间,走访了近千户村民,用脚步“画”出了一张“海岛地图”,走进了当地村民的心里。如今,他一口地道的舟山方言,连土生土长的老渔民都竖起大拇指。
成功打好交道,自然少不了所里老兵们的言传身教。
整个过程,在张立镇看来是一场与所里老兵们的“接力”。之后的20多年时间里,他先后三进罗家岙派出所,共计在所14年,身份从新兵到干部,再到现在的所长。
在偏远海岛的14年里,张立镇最大的感触是,做群众工作,必须用真心换民意。
有一件小事,张立镇一直记在心头。有一次,他在走访中得知,当地一位老人的家因围墙过低,台风天经常发生海水倒灌。为了帮助老人,他一连跑了好几个部门,帮忙把老人家中的围墙砌高。
“就是这么一件小事,那位老人带着6个土鸡蛋,拄着拐杖走了近3个小时的山路,来派出所当面感谢。”这份浓浓的警民情谊,让张立镇坚定了为民服务的决心。
虽地处海岛,但张立镇所在的罗家岙派出所是“全国公安机关爱民模范先进集体”“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首批“枫桥式公安派出所”。仅仅是首创的群众工作法就有34种,例如“人口熟悉五法”“三七工作法”等。近年来,该所立足辖区实际,持续深化“海上枫桥经验”,搭建了“红帆110”“警务主题公园”“融·智家”“融治理中心”等警务工作平台,不断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能力。
张立镇表示,罗家岙“海上枫桥经验”主要是16个字——三能扬旗、吹哨报到、事不出岛、夜不闭户。
“关于这16个字,简单来讲就是,所里这些年的每一项工作,保持的都是‘心中唯有群众’的初心,也就是用真心实意为海岛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张立镇说。
作为我市公安系统唯一的火炬手,张立镇感到意义非凡。对他来说,这不仅是一份珍贵的荣誉,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如今,张立镇正琢磨着,如何将“黑科技”融入对偏远海岛的留守老人服务中,让他们能够随时处于被服务、被关爱中。
“未来,希望能创新发展具有渔区特色的基层警务模式,不断升级迭代‘海上枫桥经验’。”张立镇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