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全过程 人民民主的内涵及其价值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3年08月13日 第 02 版 )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有完整的制度程序和参与实践”“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实现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的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社会主义民主”。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重要论述,为我们深入理解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内涵及其价值提供了理论遵循。以此为基,笔者认为,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内涵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理解:
一是从宏观层面来讲,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四梁八柱”有效结合。实践全过程人民民主需要一系列制度体系支撑:我国实行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同时坚持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以上制度体系,还有与之配套的一系列专项制度、程序规则等,构成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四梁八柱”。
二是从微观层面来讲,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五大环节”有序衔接。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不仅有完整的制度程序,而且有完整的参与实践。全体人民依法通过多种途径和形式,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民主选举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体现。民主协商是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民主形式。民主决策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环节。民主管理体现在行政管理、企业经营、社会治理等多领域各方面。民主监督是民主选举和民主决策等民主形式的延续。以上“五大环节”有序衔接,将全过程人民民主科学有效的制度安排,转化为具体现实的民主实践。
三是从思想层面来讲,全过程人民民主是“质量度”有机统一。深入理解全过程人民民主要把握好“全”“过程”“人民”三个关键词:人民性是“质的规定性”,是中国式民主区分于西方式民主的根本特征;过程是“量的规定性”,是针对西方式民主的不足所提出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重要属性;全是“度的规定性”,是对过程性的程度和界限的规定,彰显了中国式民主的广泛性、真实性和有效性。“全”“过程”“人民”是“质量度”的有机统一,深化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理论内涵。
全过程人民民主内涵具有三大面向,同时也具有三重价值:
一是从主体价值出发,全过程人民民主确保党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保持长期繁荣稳定提供坚实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重提“窑洞之问”和“窑洞之对”,提醒全党必须以发展人民民主的高度坚定和勇于自我革命的高度自觉应对好长期执政带来的严峻考验,走好新时代新的赶考路。发展人民民主,勇于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斗争和考验中保持自身纯洁性、跳出“历史周期率”的两个重要法宝,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形成中国共产党人一以贯之的坚定立场和鲜明品格。
二是从时代价值出发,全过程人民民主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新变化,从根本上解决了人民在民主政治发展方面新要求,成为衡量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有力推动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的基础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愈益增强,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愈益广泛。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就是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新变化,从根本上解决人民在民主政治发展方面新要求的重大战略。通过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广大人民群众可以有效参与到国家治理进程中来,有效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政治稳定、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
三是从世界价值出发,全过程人民民主构建了中国式民主的世界话语体系,彰显了中国政治文明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政治文明新形态。民主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冷战结束时,西方社会鼓吹西方自由民主模式是“普世”的,强行对外输出民主,一些发展中国家移植民主模式失败。这充分证明民主是历史的、发展的、具体的,任何一个国家都不能垄断民主评价标准。中国全新的民主观和民主路,汇成了中国特色的政治发展道路,彰显着中国式现代化政治发展独特魅力,为丰富和发展世界政治文明提供了中国智慧、中国理念、中国价值。
作者单位:市政协办公室
□赵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