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行于学 见效于干

在循迹溯源中探寻“海洋强省”建设的舟山密码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3年08月13日 第 02 版 )

  □舟山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

  舟山因海而生、向海而兴,海洋是舟山经济发展的优势所在、潜力所在和希望所在,也是舟山践行“八八战略”的主战场。近年来,市资源规划局立足职能,坚持创新深化、改革攻坚、开放提升,积极投身“海洋强省”建设。

  一、在循迹溯源中,聚焦以学夯基,深化“八八战略”的强大指引

  “海洋强省”战略,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浙江大地萌发与实践的鲜活例证和生动缩影。学习越深入、实践越深化,我们越能在循迹溯源中,深刻认识到“八八战略”之于舟山现代海洋城市建设的极端重要性。

  1.学思践悟“海洋强省”蕴含的战略思维。习近平总书记的“舟山是海洋大市;做好海洋经济这篇大文章是长远的战略任务”等重要论述是舟山把向领航的“指南针”,是习近平总书记前瞻把握舟山发展演进趋势和未来形态,做出的一项战略性系统性的顶层设计。

  2.学思践悟“海洋强省”蕴含的变革理念。习近平总书记的“对于舟山来说,面临着很好的发展机遇。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牢牢抓住海洋经济这个重点,充分发挥比较优势,谋求更快更好发展,为我省建设海洋经济强省作出贡献”等重要论述是舟山高效发展的“金钥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舟山发展路径、发展动能的变革重塑。

  3.学思践悟“海洋强省”蕴含的生态内涵。习近平总书记的“新区规划要确保法定效力,土地资源、岸线资源、港口资源、生态环境资源要集约利用、珍惜利用”等重要论述是舟山可持续发展的“定盘星”,指引舟山坚持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推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二、履行“两统一”职责,推动“海洋强省”战略在舟山生动实践

  市资源规划局深入贯彻市委市政府关于海洋强省工作部署,从保护和保障两方面发力,助力“海洋强省”建设。

  1.描绘“区域协同”之图,全力推动国家战略落地落实。坚持服务群岛新区、自贸试验区、舟山江海联运服务中心、一流强港的国家战略,主动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深度参与上海大都市圈空间协同规划、宁波都市区规划编制。在国土空间规划中,坚持连沪接甬,以“一岛一功能、多岛强功能、岛群聚功能”统筹功能布局,优先保障海洋强国战略空间需求。积极服务“小岛你好”海岛共富行动,以小岛规划引领带动项目建设,持续推动海岛地区高质量发展。

  2.蓄积“高效发展”之势,全力保障国家战略项目要素需求。紧紧围绕重大工程、重点项目,统筹协调涉林地矿海等资源要素,锻造海洋经济发展增长极。

  3.打造“陆海和美”之境,全力筑起战略要地生态屏障。整合海洋公园、湿地等保护区,划定以海洋生态红线为核心的海洋生态空间。

  三、在“海洋强省”中走前列作示范,向海图强久久为功

  市资源规划局始终恪守“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理念,马上就办、真抓实干,在新征程上助力“海洋强省”建设中贡献资规力量。

  1.进一步在“统筹陆海”上真抓实干。推进陆海资源要素统筹利用,优化市域涉海产业空间布局。坚持“要素跟着项目走,项目跟着规划走”,积极对接省海岸带规划,无缝衔接市国土空间规划,合理布局开发保护重点区域,落实资源要素管控要求,健全陆海统筹的海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按照一岛一功能、一岛一品规划设计,在舟山实施“小岛你好”海岛共富行动中做好规划保障。

  2.进一步在“产业强海”上真抓实干。优化提升用海用地要素保障政策,积极向上争取国家重大战略在规划建设、围岛用海等方面的特殊政策。为重大项目提供坚实有力的资源要素保障。加快推进历史围填海处置,引导现代临港产业、重大产业、科技项目等在历史围海区域落地。

  3.进一步在“生态护海”上真抓实干。严守海洋生态保护红线,实施最严格的海洋生态红线保护和管控制度,强化生态保护红线的刚性约束,严禁不符合海洋生态红线管控要求的各类开发利用活动。高标准实施海岛生态治理和综合修复,推进“蓝色海湾”整治行动,美化提升海岸带。大力发展蓝碳经济,加快推进舟山市岛群生态系统碳储量和碳汇能力调查监测评估试点,探索打造舟山“蓝碳”交易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