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岱山建设盐文化体验中心
余国定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3年08月06日 第 02 版 )
□余国定
岱山素以“舟楫之便、渔盐之利”闻名遐迩,历来是浙江省重点产盐地区,海盐生产历史悠久。唐代中叶,先民就在这片岛屿上煮海制盐,晒盐历史迄今已有1200多年。回顾千年制盐史,从最早的烧盐到板晒再到滩晒,生产工艺不断得到改进,科技实力不断得以提升。
漫长的制盐历史,留下了灿烂悠久的盐文化,已经成为岱山一张亮丽的名片,一项重要的旅游吸引物。
目前,随着岱山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盐田废转进程日益加快,传统的盐业生产已逐渐消失,对盐业文化的保护和加以应用,需要新的举措。笔者对保护和传承盐文化提出以下建议。
一、重新打造中国盐业博物馆,增添新的盐文化之内容
中国盐业博物馆建造在我省曾经最大的盐场、享有贡盐美誉的岱西万亩盐场边,于2005年7月建成运行。博物馆建筑依照盐的结晶几何六面体形状设计,用一块块玻璃幕墙紧密拼凑成高低起伏、层次分明的盐晶体模型,别具特色。
中国盐业博物馆是盐文化的历史再现,它将千年煮海晒盐的工艺、文化和历史进行高度浓缩提升,收集藏馆,对保存、发扬岱山盐文化、提升岱山城市品位、发展海岛精品旅游具有重要意义。
时至今日,中国盐业博物馆建成运行已经有18个年头,博物馆的整体建筑老化,模式陈旧,不仅需要对硬件实施维修改造,同时也要引入新的布展内容和展现方式。例如要运用数字化平台,将岱山盐文化各个历史时期的内容通过电子屏幕展示,让每位游客更直观、更形象地了解岱山盐业,知晓岱山盐事。博物馆原有海盐生产操作平台也需重新打造,同时将海盐生产操作平台作为盐业博物馆的盐文化体验实质内容、传统节目,得以传承,发扬光大。
二、以绿海制盐产品生产基地为中心,打造盐文化体验中心
绿海制盐有限公司是由岱山县盐业公司和浙江省盐业集团公司合作经营的一家制盐企业。公司自2003年成立以来,利用岱山县海盐独特的品牌优势,走绿色盐业科技发展之路,不断研发高档纯天然岱山海盐系列产品,如营养日晒盐、平衡盐、保健盐、淋浴盐、按摩盐、足浴盐、洗化盐等。走进绿海公司盐产品陈列室,盐产品琳琅满目,五颜六色,仿佛置身于盐的世界。
根据盐文化体验中心建设的需要,可以对原有的盐产品陈列室进行重新布置,突出盐文化元素,不仅可以让游客现场参观,让游客观看各类海盐生产加工过程,又可以直接选购喜爱的产品,体验盐文化带来的快乐。
在开放陈列室的基础上,还可以打造盐文化体验中心。目前,在靠近中国盐业博物馆、绿海制盐公司的原高亭镇岱南盐场,保留了一块仅160亩的盐田,这块盐田目前已经成为了绿海公司盐产品生产基地,这块保留盐田和中国盐业博物馆、绿海制盐公司构成了盐文化旅游正三角,是打造盐文化体验中心的最佳之地。这里可以分期建设“岱盐民俗文化馆”,还可以打造“古法制盐”“煮海广场”“汤池盐疗街”“文化之窗”,“盐雕展示群”,“岱盐记忆风情街”“盐疗馆”“盐画工坊”,“童趣天地”,“盐康走廊”等景点,不仅让游客现场参观海盐生产,更能让游客现场体验传统的、古老的岱山盐业历史和文化。
三、开展盐文化研究,成立盐文化研究会
一种文化要得到传承、发扬光大,必须加大文化产业的理论研究。盐文化体验中心要打造好,盐文化研究工作也不能少。
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岱山县就编制出版了《岱山盐业志》,以史实的形式,详细、客观地反映了千年岱山盐业辉煌的历史。2004年,县政协文史委员会同县盐业局,组织专门力量,用亲历、亲见、亲闻的方法,出版岱山海洋盐业史料专辑《煮海歌》,2019年,县盐业协会会同县作家协会联合编撰了盐业散文集《盐时光》,记述岱山盐业发展的历程,作为盐志传承于后人。这些盐文化理论研究都对提高弘扬盐文化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当下,针对盐文化体验中心的打造,更应该成立岱山海盐文化研究会,精心吸收熟识盐文化、热爱盐文化,社会各界人士组织盐文化研究团队。通过盐文化研究团队,加强对岱山盐文化的研究和挖掘,为盐文化体验中心的进一步打造提供文化研究,充实和丰富舟山海盐文化。作者单位:岱山经济和信息化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