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
- 缩小
- 默认
夏日遇挑山工
陈斌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3年08月02日 第 05 版 )

□陈斌 文/摄
第一次知道挑山工,是来自语文课本中的《挑山工》。
直到我站在泰山山道上,真正看到他们。
每一位挑山工身材高大威猛,坚毅的面容镌刻着岁月的沧桑。他们的额头布满皱纹,深深的纹路仿佛刻画着对泰山的敬畏和坚守。夏日辛辣的阳光下,他们每个人都是满头满脸的汗珠,汗水从眉梢滑落,浸湿了衣衫。
他们的腿部,都带着静脉曲张的痕迹。血管交错纠结地突起,显露出肉红色的纹路,记录着他们辛苦付出。腿上凸起着坚实的肌肉,是他们长期沉重负荷的结果,他们用双腿支撑着全身重量,每一步都承受着辛苦劳作的疼痛和压力。经过岁月长河的淬炼,锤炼出了一种无与伦比的力量。
汗水与疲惫结合,构成了挑山工工作的真实写照。山路陡峭,石板路面并不平整。每一步,他们都用力将脚掌踩在地面上,扛着沉重的包袱,放低了身段,伴随着沉重的喘息声,艰难地往前迈进。
他们背负的重担如同泰山的一角,沉甸甸地压迫着他们的身体。
令我感到震撼的是,如同那篇课文提到的一样,尽管我可以轻快地超越他们,但停在各处欣赏山色、诵读古人题刻或在溪流边洗漱的时候,他们却默默地从我身旁走过,悄悄地走到我前面去了。当我发现他们又在我前方时,只能继续赶超。沿着陡峭的山路,我感到身体的每一寸肌肉都在发力,呼吸急促而有力。而挑山工却在攀爬的过程中,从容不迫地穿行在游人之间,让每个人都感到震撼和敬佩。
夏季,负重攀登泰山是一项高风险的体力劳动,任何一点疏忽都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挑山工们需要时刻调整自己的步伐和呼吸,保持平衡和稳定,以应对高温带来的身体不适和劳累。
当我登上泰山的山顶,终于可以松口气欣赏壮丽的景色时,突然有游客走到了一位挑山工的身旁,问了一个我一直想问的问题:“为什么你选择直上直下而不走‘之’字形的路线呢?”
“我直上直下的行进方式和书里的不一样。”挑山工略微喘息着,转过头来,面带微笑地回答道,“我上山一般都是直上,很少走省力的‘之’字,一是山上游客太多,容易碰着他们;二是我习惯直上,觉得这样走舒服。”那名挑山工一边说,一边擦汗。
游客微笑着说:“原来如此,你们选择直上直下主要是为了避免与其他游客相撞,并且因为你们觉得这种方式更加舒适。虽然不符合传统,但对你们来说,这的确是一种更实际的选择。”
那名挑山工点点头,继续说道:“是的,虽然很多人选择之字形路线登山,但我们也会根据自己的情况和喜好来选择攀登的方式。直上直下虽然会比较艰辛,但我们习惯了这种方式,觉得更加顺畅和自在。而且,我个人认为,攀登泰山并不仅仅是为了到达山顶,更重要的是整个过程中的体验和感受。”
我回想着路上遇到的那些攀登者,看到有些人选择了直上直下,而另一些人则选择了迂回曲折的“之”字形路线。每个人都在自己的步伐中前行,追寻着不同的目标。
登上泰山的旅途如同人生的征程,每个人都在寻找着属于自己的道路。无论是选择直上直下,还是探索曲径通幽的“之”字形路线,都需要勇气和决心,才能最终达到自己心中的目标。放慢脚步,尝试其他的攀爬方式,以更加开放的心态,去发现人生的多样之美,体验不同路径带来的不同感受。
夏日里登泰山,领略着这座伟大山峰的壮丽与神奇,体会着与他人相遇和共同成长的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