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
- 缩小
- 默认
定海公安“远洋警务”绘就深海平安画卷
章艺锏 刘军 顾浩祯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3年07月27日 第 05 版 )

执勤民警开展常态化巡防
□章艺锏 刘军/文 顾浩祯/摄
“大家出门在外,心情怎么样?”近日,定海区公安分局国家远洋渔业基地派出所民警潘绍灿与远在外海的兴旺99号渔船进行卫星通话,在得知船上个别船员因长期无法回家出现焦虑情绪后,潘绍灿立刻联系了心理医生远程视频进行疏导。
依海而生,因海而兴。我省远洋渔业由“大省”向“强省”迈进,远洋企业、船舶、船员数量不断扩容。进军深海带来机遇,但也折射出一些短板和隐患。随着远洋渔业的发展,远洋渔船上各类矛盾纠纷、安全隐患等问题显露,如何破解难题?近年来,定海警方创新“远洋警务”模式,组建全国首个国家远洋渔业基地派出所,推动多元共治、创新科技赋能、引导行业自治,全时空保障“流动国土”安全。
多元共治扬起“服务帆”
“有了矛盾纠纷就来‘远洋矛调中心’。”舟山国家远洋渔业基地派出所民警正为即将出航捕鱼的船员送上“暖心宣讲课”,这样的宣讲课几乎是每条船航行前的“必修课”。
为有效整合各部门资源,解决长期以来的基层治理弱点和盲区。定海公安打造“深海红盾”党建品牌,联合海洋渔业、边检等7家涉海管理部门和39家远洋渔业协会,组建“远洋共治联盟”,成立“远洋矛调中心”,努力将涉外渔业纠纷化解于萌芽状态。同时多部门联合建立船情“碰头会”、应急“联席会”、甲板“宣讲会”和执法联勤、风险联控、矛盾联调、服务联办的“三会四联”机制,每月通报远洋安全生产、船上治安情况等内容。
开出企业“平安体检单”39份、开展“应哨服务”72次、解决外籍船员签证过期问题32个……同时,定海公安做优“组团式”定制服务,推出“11087(110帮企)·舟到在浙里”优化营商环境举措20项,为39家远洋渔业公司配备“警务专员”,配套3个“远洋警务专班”,实行“企业吹哨、组团报到”,助力产业健康发展。
此外,定海公安依托专业派出所的力量,集中统一纳管全市远洋企业、船舶、船员的要素信息,并纳入考核,压实各单位主体责任,还建立“远洋警务”协作机制,动态召开远洋治安形势评析会,推动各地紧密协作、互通信息。近三年来,开展远洋救助等应急联动186次,化解矛盾纠纷522起,获得群众一致好评。
科技赋能把稳“安全舵”
远洋有多远?一艘近万吨的远洋渔业船,一次出海就是几个月甚至两年,行程近万公里。为补齐远洋时空管理短板,实现从近海港口到深海远洋的全程贴靠护航,定海公安打造“远洋智治中心”,研发“智航远洋应用”,让远洋警务插上科技的翅膀走向深海。
近日,一艘正在远洋作业的渔船上,两名船员因口角引发争吵,进而厮打在一起。舟山国家远洋渔业基地派出所民警通过智航远洋平台获悉后,联合农业农村、司法等相关职能部门,在远洋警务室联调中心,通过卫星电话对船员进行调解。“有些纠纷介入得早就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不至于产生严重后果。”该派出所副所长滕张雷说,经过多次调解,最终化解了这起矛盾。
围绕出海前、航行中、归港后三个环节,定海公安全过程、全方位、全周期进行警务处置。航行前,他们在基地、码头覆盖了各类前端感知设备,动态采集基础信息接入“智航远洋应用”,对船企、船舶、船员信息归类建档;航行中,依托“智航远洋应用”获取有关治安信息,进行风险隐患、违规作业等预警分析,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归港后,基于采集的全息档案数据关联生成“一船一码”“一人一码”,并根据动态风险评估进行分级管理,第一时间对重点矛盾纠纷调处结果进行确认,实现船上问题“归航即清零”。
行业自治定好“和谐锚”
“大家出门在外要相互理解,遇到事情我们坐下来解决。”渔船大副王师傅对新来的船员说。王师傅是这艘船的“远洋义警”,日前渔船遇上恶劣天气,其中一名船员无法适应船上生活要求乘船返航,因企业拒付工资而扬言要干扰渔船作业。王师傅得知后一边安抚,一边将情况通报舟山国家远洋渔业基地派出所。在多方协商下,企业答应支付这名船员的基本工资并帮助其返乡,船员的心结也就此打开。
定海公安在每条船上选取2至3名具有一定声望和管理经验的人员聘为“远洋义警”,组建“远洋娘舅团”,协助开展船舶的治安管理、矛盾调解等工作,并对年内“零纠纷”“零发案”“零事故”的远洋船舶授予“远洋枫桥号”,给予“远洋义警”治安荣誉奖励。为大力拓展“行业自治”阵地、将矛盾化解在基层,定海公安还创新自治自管模式,划分11个海上自治网格,明确由船队内“旗舰”船长牵头调处和上报网格区内作业船舶冲突,同时落实“班组化”管理,由班组长落实治安、健康日志双报告制度。
此外,定海公安还注重完善行规行约,通过构建“远洋平安指数”,推动指数纳入船舶履约评分体系,将评分结果与企业现金补贴挂钩,压实各方责任;依托联席工作会议,健全船员管理制度,从源头避免“带病”出海,确保远洋作业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