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冰箱”已上线 权益保障要跟上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3年07月26日 第 04 版 )
海客谈|简之
随着气温节节升高,“爱心冰箱”又上线了。记者从市公用事业管理中心了解到,目前全市共拥有城管驿站100个,其中13个已于去年设置了“爱心冰箱”,今年将于7月底前再完成设置41台(据《舟山晚报》7月6日报道)。越来越多的“爱心冰箱”,正在成为烈日下街头巷尾的“能量补给站”,这显然是文明城市的一道可爱风景。
“爱心冰箱”多年前就开始零星出现在我市街头,爱心人士自发的善举方便了路人,更感动了市民。眼下,出自民间爱心的“爱心冰箱”已逐渐演变为城管驿站的街头标配,这种从善如流的制度化跟进无疑更令人欣喜。借助制度的力量,用“有形之手”大力推进“爱心项目”,更多的精巧“盆景”也就有望变成美丽“风景”。
城市街头有了“爱心冰箱”,辛苦劳作的环卫工人、执法人员、外卖小哥等户外劳动者累了渴了就可以随时停下来喝杯水、歇歇脚,细细品味来自社会的体贴和关爱。而越是如此,也就越让人感到仅有“爱心冰箱”是远远不够的。这一方面是因为,户外劳动者的工作岗位并不都在大家都能看得见的街面上,那些奋战在建设工地上的民工恐怕就够不着“爱心冰箱”。很多在车间里高温作业的工人,“热度”或许不亚于户外,他们也同样期盼“爱心冰箱”来到身边。
可见,哪里有挥汗如雨的劳动者,哪里就应该出现“爱心冰箱”。除了社会各界献爱心、送清凉,相关企业更要切实履行好“谁用工谁负责”的主体责任,为高温作业的员工提供清凉解渴饮品,采取防暑降温措施。工期不紧的、条件许可的,还应尽可能多安排“避高温”、少组织“战高温”,真正将以人为本的理念落到实处。
另一方面,高温下的劳动者不仅需要“爱心冰箱”,还需要方方面面的法定权益保障。薪酬待遇是否切实到位、劳动防护是否周全细致、高温补贴是否足额发放,诸如此类高温下的福利待遇不折不扣地落实了,高温作业也就会有更加周全的呵护。因此,越是炎炎夏日,相关执法部门越要加强劳动执法,各路执法人员要通过下车间、进工地体察一线劳动者的甘苦,在送去关爱的同时切实为高温下的劳动者提供权益保障。
“爱心冰箱”已上线,这是民间爱心的释放,也是社会善治的体现。与此同时,更多地践行以人为本,更好地落实权益保障,让夏日里辛勤劳作的所有劳动者都能享受到来自法律的贴心呵护、来自社会的习习凉风,这个加长版的夏季就注定会是风情万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