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气长存雁门关

徐国南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3年07月07日 第 05 版 )

  □徐国南 文/摄

  四月中旬雁门关,北风劲吹,寒气袭人。登上大气磅礴的雁门关城头,群峰争雄,重峦叠嶂。苍苍茫茫,横无际涯。万里长城如一条巨龙在崇山峻岭中连绵起伏曲折蜿蜒不见尽头。

  雁门关依山傍险,雄踞于勾注山上。北通晋北重镇大同,南通晋中重镇太原。进可驻辽阔草原,退可守千里关中,是古时抵挡塞外民族入侵的重要门户,是长城的重要关隘,有“天下九塞,雁门为首”之说,被誉为“中华第一关”。因其地理位置极为险要,自古即为我国北部边防要塞。

  驻足千年雄关,遥望苍茫历史,心潮澎湃热血奔涌思接千载:这里曾旌旗漫卷风吼马啸狼烟四起天地昏,金戈铁马刀光剑影“四面边声连角起”,名将辈出叱咤风云威震敌胆壮中华。门洞石板古朴厚重光滑如玉见证了人间沧桑,秦砖汉瓦故垒烽燧枯木荒丘低诉着不朽的传奇,抵御外侮抗击侵略为国戍边的英雄壮举源远流长名垂青史。

  自春秋起,雁门关既是道雄关,更是一个舞台。多少英雄人物纷纷登上这个壮阔舞台,上演了一出出慷慨悲壮感人肺腑的历史壮剧:战国时赵国名将李牧奉命常驻雁门;秦朝大将蒙恬率兵从雁门出塞北击匈奴;西汉名将卫青、霍去病、李广等都驰骋在雁门关塞内外,为击败匈奴立下汗马功劳;北宋杨家将镇守雁门关英勇抗辽保家卫国的故事更是世代流传家喻户晓感人至深。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120师第716团在雁门关两次设伏,沉重打击了日寇的嚣张气焰,是八路军继平型关大捷后的又一重大胜利。

  这悲壮的一幕幕,彰显我华夏英雄儿女每逢民族危亡之时,便挺身而出临危不惧义无反顾勇往直前心怀天下的使命感责任感和担当意识,担负起抗击强暴守卫国土的重任,“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其壮举可歌可泣感天动地浩气长存。尽管他们所处时代不同身份各异,但都具有大爱胸怀、忘我精神,是我们中华民族不屈的脊梁,

  烽火散去, 历史已经落下帷幕,血与火的碰撞再一次成遥远的过去。但家国情怀却亘古不变一脉相承浩气长存。

  今天,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光荣而艰巨,任重而道远。征途漫漫,绝不会是坦荡无阻一马平川,势必会遇到各种艰难险阻和强暴势力的严峻挑战。如何应对这些挑战,是摆在我们面前不容回避且须直面的关键问题。每个炎黄子孙尤其是年轻一代若能时刻保持忧患意识枕戈待旦,有面对强敌能挺身而出勇往直前的勇气,弘扬家国情怀和忘我精神,还愁什么困难不能克服,什么敌人不可战胜?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指日可待。

  雁门雄关巍然屹立,家国情怀浩气长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