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访大鹏

徐国南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3年06月22日 第 05 版 )

  □徐国南

  我最近造访大鹏岛,恰好是个端午节。看惯了城市里人流涌动车水马龙,一踏上这块弹丸之地,就仿佛来到另一个世界,出奇地静谧和寂寥。

  农历五月初,农田里橘子李子等果树在清风中摇曳。玉米叶子油光发亮随风摆动,玉米穗子憋足了劲儿,鼓鼓囊囊的,满是诱惑。蒲瓜藤儿伏在竹竿棚上向四周蔓延,毫无忌惮,那悬挂的蒲瓜更是逗人喜爱。黄豆、茄子、芋艿……无不生机勃勃。

  田间除了作物和荒草,静默着许多清末民初的古民居,它们如饱经风霜的老人尽责地守护着这块老祖宗生活过的土地,悄悄地讲述着当年那曾经的辉煌。但很少看到有人进出或走动,周围静悄悄的。在田间,偶尔能看到个把劳作者,他们不是俯首弓背就是戴帽遮脸地侍候庄稼。

  你看那边的那两畦茄子地。茄叶绿油油的,支架尚未拆除,花儿也未开,地面上覆盖着的薄膜尚在,茄地北边是个大棚。一位头戴草帽、身着白衬衫黑裤的男子正弓着背侍弄茄子清理杂草。我在他的身后来回走动偷拍,他竟毫无察觉,抑或是察觉了也不转身,心无旁骛。东南西三边杂草荒芜,并大有向茄地蔓延之势。主人从中辟出这么块茄地,也是不容易;稍远处,一位穿黄格子衣服裤管高卷的男子正在除草,其身后是蒲瓜棚,蒲瓜开着小白花,其右侧是嫩绿的花生,根部应该已结出了白胖的小宝宝;岛上人家,最勤劳的,可能要数那位大嫂了。你看她侍候的那块田地,茄子、梅豆、蒲瓜、土豆、天津菜等都长势喜人。时值中午,她还戴着草帽蒙着脸弓着腰在田园忙碌,除草、施肥、搭棚……面对即将到来的丰收,她心里一定乐滋滋的吧。

  与田园隔条路就是这位大嫂的家。三十年前,她在此建房安身,并开了小店。每天一清早,大嫂就开门迎客。每隔几天还要骑上三轮车摆渡过海峡到对岸百货批发处提货,加上家务杂事,每天都十分忙碌了。可是一有空闲,她还要往田园跑。有时顾客光临,见店里没人,只要往田园里喊一声:“老板娘,买东西哩。”她就马上会带着泥土笑吟吟地走出田园。

  每年七八月份,台风常会光顾岛城。暴雨倾泻,田园淹没,正值丰收的蔬菜瓜果会一夜间被毁殆尽。可每次面对如此场景,女主人都毫无畏惧。不久,她就处理荒秽,翻土播种,这块田园很快又绿油油的充满活力。

  大嫂的丈夫张先生从船厂退休。在外打拼惯了,他不习惯在家闲着。和妻子一样,也是有空就往地头跑。大嫂老两口都享受社保,加之小店收入,衣食无忧,幸福满满。他们儿子一家安居新城,不需父母操心。大嫂说现在不光是他们家,其他家庭也如此,岛上的年轻人都离开小岛或进城或到外地工作,留守的都是上了年纪的老人,大多享受退休金或社保。他们躬耕田园并非是因生活所逼出于无奈去承受“足蒸暑土气,背灼炎热光”的辛苦,而是为了从劳动中去获得乐趣和丰收的成就感。“晨兴理荒秽,力尽不知热”已成了他们乐此不疲怡然自得健康休闲延年益寿的生活方式。

  清风拂过,漾起层层绿浪。端午的大鹏岛宁静悠闲自然质朴如桃源般令人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