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省“千项万亿”项目环评审批完成率100%

位列全省第一,部分项目办理时限、材料申报篇幅压缩60%以上

记者 陈斌娜 通讯员 吴哲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5年10月18日 第 01 版 )

本报讯 近日,全市省“千项万亿”重大项目环评审批完成率100%,位列全省第一。全市生态环境部门通过创新审批机制、强化总量保障,以及规范环评市场等服务模式,在环评服务优化与瓶颈破解上主动作为,为项目落地与推进拼抢时间。

据介绍,自2023年至今,全市已推动40多个省“千项万亿”重大项目落地。其间,总量指标协调、项目材料不全、跨部门审批对接等问题,都考验着生态环境部门的环评服务效率。

我市生态环境部门通过提前介入指导、强化部门联动等方式,推动重大项目等专项审批快速落地,以高频协调、高效服务攻克难点,为重大项目建设筑牢环评支撑。“比如主动对接上级部门的事项,积极协调企业与部门,通过‘内部流程优先走’等服务举措大幅压缩审批周期。”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说。

在审批机制创新方面,该局坚持靶向发力,建立健全“提前介入、专班服务、容缺受理、并联审批”工作机制,并落实“一项目一档案”“一项目一专员”全程跟踪服务,让服务项目环评尽快完成。在这些机制的加持下,实现审批效率提升50%以上,部分项目办理时限、材料申报篇幅压缩60%以上。

此外,该局通过构建“市县企”三级联动攻坚体系,组织专家团队“上门问诊”,协调推进总量指标跨区域、跨流域调配,破解项目落地难题。

今年以来,全市生态环境部门已为各类项目保障氮氧化物117.753吨、二氧化硫52.896吨、氨氮9.99吨、化学需氧量202.775吨,挥发性有机物482.74吨,有力保障今年21个新建省“千项万亿”重大项目加速推进。

“规范环评市场,开展环评文件全面排查整改,这也是助力我市排名全省第一的关键之一。”该负责人透露,今年以来,生态环境部门已完成环评文件抽查复核125本,实现7家驻舟环评单位现场检查全覆盖,对1家环评单位和1名编制人员给予行政处罚,打击环评领域弄虚作假和粗制滥造行为,推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