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
- 缩小
- 默认
烽烟散去见彩霞
徐国南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5年10月01日 第 03 版 )
摄影 记者 张磊
今天,我怀着无比沉重而敬仰之情,再次踏上登步岛这块仅15.8平方公里的弹丸之地。岛上峰峦叠翠,土地平旷;道路宽阔,河流清澈;作物茂盛,瓜豆飘香。步入鸡冠村,小楼林立,屋舍错落,村民怡然自乐。一切尽是那样宁静安详美好。
76年前,登步岛战役就在这里打响。1949年11月3日晚上10点,为了解放这块土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十二军第61师的勇士们向驻守在该岛的国民党残军发起攻击。勇士们冒着敌人的猛烈炮火,驾着木帆船强渡氵圣子坑,攻占流水岩、炮台山等要地。面临敌军疯狂反扑,我军将士无所畏惧,浴血奋战。激战两天三夜,击退敌人数十次进攻,歼敌四千余人。英勇壮举惊天地泣鬼神,永载史册。
驻足烈士纪念碑前,我心潮澎湃,热血沸腾。尊敬的先烈们:你们怀揣梦想,辞别父母,投身革命,救民于水火,为老百姓打天下;你们赴汤蹈火,征战海岛,横扫残敌,用自己最宝贵的生命,换来舟山群岛的解放。那时,五星红旗已在天安门城楼前高高飘扬,共和国成立的庄严宣告正响彻世界的每个角落,而你们却追击穷寇血洒登步,带着诸多遗憾与不舍,长眠于这块土地上。英雄的身影在黎明之际骤然消逝,怎不令人扼腕痛惜!
今天,足可告慰先烈们的是,烽火散去,彩霞满天。神州大地欣欣向荣,放目舟山群岛,就足以令人振奋,备受鼓舞。
临城新区以崭新的面目展现于世人面前。它包含原来的荷花洞岙老碶等七乡。自2001年起开发建设,经过二十余年的奋战,一座现代化新城横空出世令人瞩目,不仅是我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更成为年轻人向往并云集之地。走进新城,高楼林立,环境幽雅,设施完善,车水马龙,令人流连忘返。
与登步岛隔海相望的普陀东港,曾是沙蟹、弹涂鱼出没之地。1991年,东港开发。莲花洋畔一声炮响,打破了亘古沉寂,唤醒了千年沙滩。历经无数艰辛,一幢幢高楼拔地而起,一条条街道蛛网相连。千古沙滩蝶变为新城,吸引了大量岛民迁居,东极、桃花、虾峙等渔民,尤其是年轻一代,争相享受“小岛迁,大岛建”的政策红利,成为东港新城的主人。沧海变新城,成为千古佳话。
舟山群岛孤悬海外,岛与岛又隔海相望。自古以来,祖辈们外出往返无不凭以舟楫,他们连做梦都在想:有桥多好!然而自上世纪末开始,这个梦想居然变成现实,且好梦连连。1996年,朱家尖大桥动工建设,大桥正式通车时,它如一条雨后彩虹,横跨于朱家尖海峡之上,气势雄伟,蔚为壮观,将舟山本岛和朱家尖岛紧密连接,极大改善了朱家尖的交通,方便了当地居民与游客的出行,同时也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从此之后,舟山跨海大桥的建设进入一个新的时代,十年时间,最令舟山人民振奋的,对舟山交通格局有着划时代意义的舟山跨海大桥终于建成。它就如一条巨龙腾空而起,跨越多个海峡,将里钓岛、富翅岛、册子岛、金塘岛紧紧串联,直至宁波镇海区,与宁波绕城高速公路和杭州湾大桥相连,是当时我国规模最大的陆岛联络工程。自此,舟山群岛走进了大桥时代。此后,新城大桥、港岛大桥、舟岱大桥等先后建成,跨海大桥成为舟山建设的“标配”,走出家门,随时可见大桥那跨越天堑的雄伟身姿。舟山不仅是岛之城,也是桥之城。
舟山的城市面貌也发生着天翻地覆的变化,高楼大厦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老旧小区改造后的华丽转身,私家轿车如潮水般涌动的壮观……
这一切,无不构成一幅绚丽多姿魅力四射的画面,而这也正是当年先烈们所向往并为之奋斗的美好愿景。
烽烟散去,彩霞满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