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显成效

问题整改率达82%,涉企处罚案件数同比下降18.74%

记者 朱丽媛 通讯员 黄炉达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5年09月29日 第 01 版 )

本报讯 记者从昨天上午举行的全市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自今年3月启动专项行动以来,市司法局牵头联合市市场监管局、市综合行政执法局等部门,聚焦企业反映强烈的乱收费、乱罚款、乱检查、乱查封等突出问题,以精准监督、动真碰硬的举措推进整治,目前已取得“两提升三下降”的阶段性成效,部分经验做法获全国推广。

专项行动围绕“企业端、执法端、监督端”三个端口系统挖潜,既确保问题排查深度覆盖,又实现精准指向。在“企业端”,建立50个企业观察点,同步开发“企安督”涉企行政执法监督码,大幅拓宽问题线索收集渠道。同时压实“执法端”“监督端”排查。截至8月底,全市累计收集问题线索2105个,核查属实1710个,问题整改率达82%,整治成效逐步显现。

实现问题从“发现”到“解决”闭环管理,我市狠抓整改落实,聚焦行政执法全流程关键节点发力。全面规范331家行政执法主体资格,清理不合规主体13个、不符合条件执法证58张,从源头夯实执法基础。全量公示3374项行政检查事项,精简交叉重复检查事项10项,切实为企业减负。

在制度保障层面,我市推动行政执法部门完善26个领域3000余项行政处罚裁量权基准,积极推行“首违不罚、轻微免罚”,累计办理相关案件2574件,涉企处罚案件数同比下降18.74%,查封案件数同比下降56.8%,涉企不予处罚案件数同比上升80.77%。出台减少入企行政检查六项工作举措,积极推进涉企检查台账数字化平台建设,“综合查一次”实施率提升至90.11%,涉企行政检查总户次同比下降32.41%。

此外,我市还创新推广涉企行政执法“三书同达”制度,构建“处罚+指导+服务”一体化执法新模式,引导企业主动纠正违法失信行为,累计办件量超4200件;深化“预约式”指导服务,帮助企业整改突出风险隐患255个;在全省率先建立涉企信用修复多跨协同“智能申办”体系,并制定公布收费目录清单,从源头防范乱收费问题。

通过专项行动的扎实推进,我市“三端发力”查纠问题工作法在全省获交流推广,监督纠正施工许可变相转嫁中介服务费的典型案例获省级有关部门肯定;普陀区司法局深耕行政执法监督探索“向海图强”法治保障新路径的经验,成功走向全国,提供可复制、可借鉴的“舟山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