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全球第四大船加油港,每年舟山口岸仅锚地的保税润滑油需求量就超2万吨,但实际年均供应量却不到4000吨。面对这一缺口,如何破局——
从“先供船、后报关”看全国首试的舟山探索
记者 汪超群 通讯员 齐妤晔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5年09月29日 第 01 版 )
作为全球第四大船加油港,舟山每年进出境船舶上万艘,每年仅锚地保税润滑油的需求量就超2万吨。
然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舟山锚地保税润滑油年均供应量不到4000吨,供应量远远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面对这一缺口,如何破局?
舟山海关深入分析船供保税润滑油供应时效性要求高、供应数量难以把控等难点问题,在全国率先实施保税润滑油“先供船、后报关”模式改革,通过流程再造,建立“事前备案+事中监管+事后核查”的全链条监管机制,大幅提升保税润滑油供应链的响应速度和灵活性,为舟山国际海事服务基地建设注入新动能。
【改革故事】“先供船、后报关”打开“方便之门”
近日,50.02吨从舟山中燃船舶燃料有限公司公用型保税仓库出库的船用润滑油,被供应至靠泊在虾峙门锚地的国际航行船舶“CS BEST”轮。供应完成后,企业向舟山海关履行报关手续。
以往,向国际航行船舶供应保税润滑油,需要先报关,再办理出库和供船手续,然后才能开展供船作业。从申报到出库,平均需要2~3天。如果发生报关量与实际供应量不一致,或客户临时退单的情况,还需进行改单或删单处理。
锚地变更、船期调整、天气变化,都会影响保税润滑油供应。“先前有加油需求的外轮,受外部因素影响,临时退单的不在少数。”舟山中燃船舶燃料有限公司业务员李其泽说。
便利始于变革。去年底,国务院批复的《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建设方案》明确,要加快综合海事供应体系建设,完善物料保税仓供应模式,对保税仓库内专用于供应国际航行船舶的保税货物试行“先供船、后报关”。
舟山海关围绕方案深入研究,以时效性高、需求强烈的锚地船供润滑油为突破口,支持满足条件的供应企业,将存储于保税仓库内的润滑油,先行办理出库供船手续,在供油结束后,再以实际供应量报关,实现“当天接单、当天供油”,为保税润滑油船供市场打开了“方便之门”。
李其泽坦言,在改革利好下,企业可以随时接单,灵活变更供货数量和品种,最大限度满足客户需求。这些优势对外轮也更有吸引力,有助于进一步提升舟山国际海事服务基地的竞争力。
据了解,目前我市共有2家企业具备保税润滑油供应资质,分别为舟山中燃船舶燃料有限公司和中石化浙江舟山石油有限公司。其中,舟山中燃船舶燃料有限公司为“先供船、后报关”模式试点企业。
自今年5月10日全国首票保税润滑油“先供船、后报关”业务落地舟山以来,截至8月底,试点企业已完成锚地保税润滑油供应量1077.7吨,同比增长35.6%。
【舟山探索】做好“加减法”,确保行得顺管得牢
保税润滑油“先供船、后报关”,在全国并无先例可循。如何行得顺、管得牢?舟山海关进行了大胆探索。
实施业务流程再造,在审批环节做“减法”。“我们将前置申报和后续变动,压缩成一次手续,推动业务办理整体时效压缩超30%。”舟山海关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建设工作专班副组长谢艺强介绍,“先供船、后报关”模式下,申报成本显著降低,保税润滑油供船订单转化率提升50%以上。
强化风险分析管控,在监管核查上做“加法”。一方面,联合港航、海事等部门,对运输保税润滑油的驳船实施“白名单”管理,对符合资质要求和监管条件的企业予以准入;另一方面,依托舟山海关智慧监管服务在线信息化系统和算法模型,将驳船提油、供油、余油数据纳入管理,对保税润滑油进、出、转、存进行全流程闭环监管。
“每艘白名单供油驳船都安装了摄像头和AIS定位,便于远程视频监控和运输轨迹追踪。在供油过程中,我们按比例抽检,安排无人机绕飞或关员实地巡检。供油结束后,也会对加油量和库存量进行交叉验证。”谢艺强介绍,通过建立“事前备案+事中监管+事后核查”的全链条监管机制,海关实现对非申报船舶异常搭靠、运输轨迹异常等情况的实时预警,还能有效防范数据造假。
据了解,除锚地外,在舟山各大船厂维修和建造的国际航行船舶,对保税润滑油也有强烈需求。与锚地的“船对船”供应不同,靠泊在船厂的国际航行船舶,采用车辆运输形式,在码头完成保税润滑油接收。
下一步,舟山海关将扩大保税润滑油“先供船、后报关”试点企业范围和试点业务类型,让更多国际航行船舶能够便利地享受保税润滑油供应,进一步提升浙江自贸试验区舟山片区国际海事服务效能。
【专家评说】浙江省商务厅自由贸易区处处长骆林勇:
舟山在全国率先开展保税润滑油“先供船、后报关”试点,有效破解了供应变化多、作业时效慢等堵点,显著提升了海事服务效率和船舶服务体验,降低了企业成本与风险,增强了港口竞争力。这项改革是浙江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建设的制度创新,是践行“三最”的生动案例,也为全国自贸试验区提供了可复制推广的经验。
建议积极探索拓展试点范围,让这项改革惠及更多船供物资品类。同时,加快建设监管精准化、服务智能化的数字化智慧监管平台,持续提升口岸服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