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宗启动数字人民币交易系统建设
“舟山价格”指数体系助力全国首单绿证数字人民币结算落地
通讯员 黄浩 记者 方智斌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5年09月27日 第 01 版 )
“985”行动新实践
本报讯 昨天,第四届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主题活动“数字赋能绿色发展产业(数字城市)对接会——落实《数字经济和绿色发展国际经贸合作框架倡议》”在杭州举行。会上,由浙江省商务厅牵头、国网浙江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与四川亿柯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参考浙江国际大宗商品交易中心(以下简称浙江大宗)发布的“中国绿色电力证书卖方报价”,达成5万张绿证交易,并通过数字人民币完成结算。
浙江大宗负责人介绍,此次全国首单绿色电力证书数字人民币结算成功落地,是浙江大宗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推动绿色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益尝试,也凸显了浙江大宗发布“舟山价格”指数体系的影响力和市场认同度。
据了解,绿证是实现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认定的唯一凭证。现阶段每笔交易涉及的数量、类型、价格等信息差异较大,传统支付方式存在财务信息核对慢、管理难等问题,制约了交易活跃度和交易规模。而数字人民币作为我国法定数字货币,具有支付即结算、可编程、可追溯等独特优势。此次绿证交易利用数字人民币“支付即结算”的特性显著提升交易效率,不仅是“数字人民币+绿色转型+服务实体经济”的积极探索,为数字人民币在绿色金融领域的应用提供了示范样本,也为构建更高效的绿证交易市场,推动我国绿证市场高质量发展贡献了浙江力量和经验。
此外,在浙江自贸试验区建设全国首个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的大背景下,浙江大宗持续与中国建设银行舟山分行、中国银行舟山市分行开展紧密合作,探索研究建立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数字人民币服务方案。在本次主题活动上,浙江大宗与中国建设银行舟山分行、中国银行舟山市分行签约启动浙江大宗数字人民币交易系统建设,进一步以提升大宗商品交易规模为核心主线,协同探索数字人民币在金融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的应用,为加快提升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金融服务水平和清结算效率贡献力量,助力提升浙江自贸试验区大宗商品资源配置能力。
浙江大宗负责人表示,将继续深入探索拓展大宗商品交易数字人民币应用场景,着力提升平台能级,增强平台金融服务供给力,为数字人民币应用推广积累可复制、可借鉴经验,助力浙江自贸试验区高质量建设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