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模工匠上讲台,凝心聚力强根基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5年09月26日 第 04 版 )

海客谈|明德

9月18日下午,岱山县组建成立全县职工思政讲师团,进一步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深入基层、走进职工(据《舟山日报》9月19日报道)。5名党校骨干教师和5名劳模工匠携手,组成了理论专家与实践典型有机结合的全新阵容,这一打造职工思政教育新阵地的创新之举,有利于更好地凝心聚力、夯实根基,以劳模精神赋能海岛现代化建设。

近年来,岱山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强势崛起,经济发展不断提速,还成功夺得“浙江制造天工鼎”金鼎这一殊荣。这些骄人业绩的取得,靠的是全县上下齐心协力与奋发进取,数以万计的基层职工无疑发挥了基础性支撑作用。岱山的发展新貌,也是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面对新形势新任务,舟山需进一步做强做优产业链,推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在坚持创新引领、科技赋能的同时,同样需要不断培养一支作风顽强、业务过硬的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

劳模工匠是产业工人队伍中的精英,他们之所以技艺超群、精神可嘉,与坚定的理想信念密不可分。打造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不仅要提升业务技能、落实待遇保障,更要通过思想政治工作铸魂强基,帮助职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增强责任感与使命感,从而推动“打工者”向“主人翁”转变,凝心聚力为新时代的产业振兴作出积极贡献。

岱山县职工思政讲师团成立后,在捷胜海洋工程装备有限公司举行了题为“匠心向党·劳动筑梦”的第一堂思政课,在职工中引起了良好反响。据了解,讲师团已精心准备了既有理论深度又有实践温度的一系列精品课程,后续将深入各企业开展巡回宣讲。将劳模工匠纳入讲师团,可以充分发挥党校的理论优势和工会的组织优势,以更生动的方式将思政课程和劳模案例传递给广大职工,对弘扬劳模精神、推动塑魂筑基意义重大。

劳模工匠上讲台,体现了能者为师、贤者为师,有助于思政课“既接天线、又接地气”。当然,在上好思政课的同时,还须趁热打铁开展争先创优活动,通过树立先进典型、发挥榜样作用,在职工队伍中掀起比学赶超热潮。如此理论联系实际,必将激励广大职工为推动新时代高质量发展建功立业。

如何上好思政课,真正实现鼓舞人、感染人、激励人的正向效果,仍需不断实践探索。现实中,一些单位在组织思政课时存在重灌输轻消化、重过程轻效果的简单化做法,往往使“必要的一课”流于形式。岱山组建“理论专家+劳模工匠”思政讲师团这一创新做法,值得在更广范围内复制推广。每个系统、每个单位都有先进模范,在发挥理论专家作用的同时,邀请这些身边的典型走上讲台言传身教,思政课一定会更加可亲可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