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
- 缩小
- 默认
我市举办行政机关领导干部“法治课堂”
70余名县处级干部走进法庭“听课”
记者 陈颖丹
通讯员 陈昱谚 刘延庚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5年09月24日 第 02 版 )
本报讯 昨天上午,一堂特殊的“法治课”在市中级人民法院第五审判庭内举行,“学生”是来自全市的70余名县处级干部,“教材”是一起典型行政诉讼案件庭审。
本次“法治课堂”由市委依法治市办、市中级人民法院、市委党校联合举办,组织行政机关领导干部旁听行政案件庭审,沉浸式了解司法审判程序,以案释法现场教学,直观感受行政诉讼中举证、质证、辩论全过程,深化对依法行政的理解,进一步提升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从源头预防和减少行政争议。
作为“教材”的这起公开庭审案件涉及农民工劳资保障问题。某企业因不服岱山县人社局作出的劳动监察行政处理决定,先向岱山县政府提起行政复议,后对行政复议决定仍不服,向法院提起诉讼。案件围绕“施工总承包单位能否通过签订采购合同方式,避免承担农民工工资先行清偿责任”这一争议焦点展开,直接关系《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的理解与适用,对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在审判长主持下,法庭调查、举证质证、法庭辩论、最后陈述等环节依次有序进行。旁听席上,领导干部们全神贯注、凝神倾听,“零距离”观摩了整个司法审判流程,直观感受了行政诉讼中证据提交、质证辩论的激烈交锋,增强了对司法审判程序的深入了解。
参与庭审旁听的定海区委宣传部部长张春华表示,此次庭审让他对行政执法和行政负责人出庭应诉有了更具象化的理解,也增强了维护司法公正的使命感,“作为行政机关领导干部,要有从‘管理者’向‘服务者’和‘责任承担者’角色转变的思维。我们不仅要自身做到依法行政,更要尊重并维护司法权威,这是新时代领导干部必须具备的法治思维和法律素养。”
参与庭审旁听的市公安局党委副书记杨健结合自身实际工作分享感悟:“公安机关承担着社会治安、交通管理等大量行政职能,事关群众切身利益。我们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法理念,通过持续提升法律素养与执法能力,确保每一项行政行为既确保程序严谨合规,也保证内容符合法律规定,在实践中捍卫公平正义。”
此次旁听庭审活动,是我市强化领导干部法治素养、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又一具体举措。近年来,我市持续强化府院联动机制,巩固行政复议“全域联办”工作改革成果,持续推进行政审判体制机制创新,全市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保持100%。今年上半年,全市新收一审行政诉讼案件66件,同比下降5.71%。
“‘法治课堂’的教育引导作用正稳步转化为依法行政的治理效能。”市委依法治市办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推动“法治课堂”提质扩面,促进旁听庭审活动制度化、规范化、长效化,夯实“关键少数”法治根基,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