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
- 缩小
- 默认
沙洋村党总支书记钟岱红:
高品质沙洋晒生品牌越打越响
记者 刘一乐/文 通讯员 郭光波/摄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5年09月23日 第 02 版 )
扫一扫看视频
金秋时节,岱山县岱东镇沙洋村弥漫着花生丰收的芬芳。近日,新希望果蔬农民专业合作社里一片繁忙景象,采摘、清洗、大锅煮制,工人们常常要忙到晚上七八点。“沙洋晒生必须当天采、当天煮,口感才鲜甜。”沙洋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钟岱红道出了这门传统手艺的精髓。
作为“岱山三宝”之一,沙洋晒生产于岱东鹿栏晴沙一带,有着百余年种植历史。每年立秋,花生进入收获季节,种植户们便开始了晒生制作,将颗粒饱满的花生采用祖传秘方加盐水煮熟,然后在露天环境下晾晒数日。“烤煮只是第一步,真正的地道风味靠的是阳光和海风。”新希望果蔬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金国万表示,“自然晾晒三四天后,每颗花生都皮薄白净、咸鲜中带着特有的嚼劲。”
合作社对收购上来的花生根据大小均匀、果肉饱满、壳上无黑斑等标准进行仔细挑选和分类,再根据不同品质进行不同的包装和定价。这种精益求精的态度让“沙洋晒生”这一岱山土特产的品牌越打越响,市场价格也越发走俏。
独特的海沙种植环境和传统制作工艺,造就了沙洋晒生不可复制的风味。今年,“岱山沙洋晒生”荣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认证,成为岱山首个拿下“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三认证的海岛特色农产品。这一荣誉背后,也包含了沙洋村对晒生品质的严格把控。
多年来,沙洋村依托海洋资源,重点开发鹿栏晴沙旅游业,并充分利用村内自身特色农业,新建晒生工坊、晒生集市等业态,讲述晒生故事,为农业发展提供新动力,不断推进沙洋村的可持续发展。传统手艺与国家级认证的结合,让这份来自阳光与海风的礼物更加珍贵,也成为乡村振兴路上的一道亮丽风景。
目前,沙洋花生种植面积1200亩,年产量400余吨。沙洋晒生于2012年、2017年两度荣获浙江农业博览会金奖;2013年被评为浙江省“老字号”产品;2018年,其制作技艺列入舟山市级非遗名录;2023年荣登浙江省首批名优“土特产”百品榜。“未来,我们将重点强化‘旅游+体育’融合,依托中国海岬公园和沙滩资源,积极开发风筝、马拉松等体育业态,推动沙洋晒生品牌化、产业化发展。”钟岱红信心满满地说。